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波士頓之行 - 點滴(一)

2007年8月14日 星期二

社工協助校內通識教育推行的省思

前言

教統局在去年六月出版的「通識教育科第三次課程諮詢」內提及:「社區組織及非政府機構也可以在不同層面、不同領域範圍為本科提供學與教的資源。」由此可見於零九年新高中通識教育課程的全面推行及實施,教統局早已肯定社區組織及非政府機構的支援及貢獻。

非政府機構中的社工角色,與學校的協作關係早於七十年代初已開始。當時已有志願機構開始以試驗性質提供學校社工服務,並於1982年在全港中學提供此服務。直到1999年6月發表的《學校社會工作服務檢討報告》,學校社工的應有角色及功能被完善地確立,例如加強運用及協調社區服務,以提高對學校、學生及家長的支援,同時也將全港所有中學與區內兒童及青年中心或綜合服務隊聯繫起來。另外,社署亦制訂了《學校社會工作服務跨專業指引》,以促進學校社工與其他有關專業人士之間的服務協調和合作。以上的措施也表明社工角色在地區學校系統中所發揮的功能的重要性。

社工與學校的協作經驗

過往推行通識教育只限於中六課程內的選修科或中四及中五的綜合人文科內,社工涉及通識教育的範疇或參與角色等甚少,不過隨著通識教育即將全面實施,社工參與通識教育的合作及試點計劃亦開始得以孕育及發展。目前都有不少的機構或團體試圖透過試辦及合作方案逐步建構合作服務的雛形,無論就其服務的目標、工作範圍以及角色功能的界定現正在探索中。由教統局優質教育基金網頁上可瀏覽得到,申請單位除了主要為學校機構申請外,近年亦多了不同的社區組織或非政府機構參與有關教育的試驗計劃,很多涉及與通識教育關連的專題研習及延伸性活動。對於即將於零九年全面推行的新高中課程,事實上,亦提供機會於老師及社工在推行通識教育上有較多協作的空間。

除了長駐學校的學校社工提供服務外,社工亦以協作的方式,由地區綜合服務隊支援的層面下,參與不同類型與地區學校合作的服務,包括由教統局積極倡導的多項計劃,例如「成長的天空」、多元智能挑戰計劃、制服團體計劃及「共創成長路」賽馬會青少年培育計劃等。社工提供入校服務多以學生參與課堂外延伸活動為主,向學生提供個人成長、人際關係、合作溝通、甚至涉及家庭系統等方面的支援。由以上社工參與推廣學生成長教育活動的規模愈來愈多可見,近年的教育理念的發展已逐步走向全方位的教育策略,就是以培育學生的身心靈健康、並在人際關係及社區視野等各方面成為不可缺少的教育內涵。學校不只是作為一個傳授知識的地方,更重要是成為一個可以令學生健康地學習及成長的社區互動環境。學習的目的不只是「學好書」,還要「學做人」,正如呂宇俊(2006)在香港電台節目的「香港故事」內所說:「雖然學校與商業市場中的補習學校同樣是從事教育事業,不過學校與後者的差別是,學校可提供一個「學做人」的地方。」

學校社會工作的協作方法


今日學生的問題呈現多樣面貌,對於學校社會工作來說,不論是駐校或是非駐校的社工對校園介入及協助更仍重要。「學做人」的培育活動已不單止通過課堂外的延伸活動及特別撥款的計劃而進行,而是將其成為課堂內不可缺少的教育環節。正如教統局在有關新高中課程宗旨中所強調,推行通識教育其中的一項目的是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使他們成為對國家、社會和世界有識見和負責任的公民 (「通識教育科第三次課程諮詢」,6/2006 )。

對於社工如何協助學校推行有關通識教育的活動形式,可由傳統的學校社會工作角色作探索,亦可從中可發現協作空間的可行性,使主力以課堂場境進行的通識教育活動,可以在延伸性活動的配合及專業合作的經驗分享下有著啟發,試以下列各項工作形式作討論:

1. 個案工作:


社工角色的主要強項為掌握個案輔導技巧,故此最常在校內進行的合作模式是透過校方及老師的個案轉介,而與學生進行面談、家訪等,協助學生克服在情緒、社交、行為、家庭及學業方面所遇到的困難。由此可見社工對個別學生的性格、情緒、優點及缺點、個人潛能等會有一定的掌握,加上社工具備專業知識及技巧,此上的條件亦成為參與學校協作服務的優勢,過往學校的早會或專題講座早已有校內或外界社工的參與,為針對學生的個人發展及成長危機分享訊息。通識教育課程內容中所涉及有關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的課題,由於社工對學生的面對的不同處境及壓力有較深切的體會及了解,老師可向社工尋求課堂內容上的專業意見及幫助,亦可安排社工參與課堂環節以分享經驗及個案,此舉可有助擴闊課堂內容的處境性及生活化元素,使學生對面對生活上遇到問題的了解更能有著共鳴。

2. 小組工作:


社工運用小組工作介入活動以應用於青少年服務上已是一個必然的方法,由於青少年正處身於由家庭走向社會的成長發展階段,朋輩及社群關係的影響,對學生如何了解自我、發展潛能、建立價值觀念及裝備社交技能等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社工所慣常舉辦之小組活動中,包括:義工訓練小組、領袖訓練營、性教育活動、中一新生適應活動等,都是以小組及群體的模式讓青少年共同學習及成長。對掌握如何正面影響組員間的互動關係、合作溝通及潛能發揮等方面,都成為社工要不斷裝備專業知識及技巧的內容。其中「經驗學習法」是一個最常被社工所運用的手法,亦是近年學校常採用有關「歷奇訓練」活動的基礎理念延伸。以下將重點加以討論:

「經驗學習法」與「學生為本」

對於經驗學習法 (Experiential Learning)來說,目的為幫助學生將活動中得到的實質經驗作細意的分析及反省,從中歸納為有意思的體驗,再轉化於真實環境中。比較通識教育中強調以「學生為本」的議題探究法來進行學與教活動來說,同樣是要考慮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學習風格和能力。其中「通識教育科第三次課程諮詢稿」建議教師利用多樣化的活動,例如提問、小組討論、搜集資料、講授、辯論等,以配合個別課堂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需要,教師在角色的發揮應靈活多變,亦與社工帶領小組所運用的多元化手法及多樣化的角色有異曲同工之處。老師為促進學生的學習,可以是資訊提供者、輔導者、知識傳授者、學習評估者等;而社工為促進青少年的成長及發展,亦可以與老師所扮演的角色相同。對於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對於社工所理解的原則是「由案主的處境作開始」(Start where the client is),兩者的原則均將學生或案主擺放於首位,而老師或社工扮演「催化者」(Facilitator)的角色,以啟發及協助學生或案主從自己的學習及處境經驗作發揮。從以下所列的經驗學習法模式,也見社工與老師的活動概念及方法類同:

圖一:經驗學習法模型

雖然以上所提及的真實環境中的轉化及實踐,是需要有較多的評估及跟進來確認其成效,但是對於運用多元化的活動手法上,不論是模擬城市論壇的辯論活動,或是依角色卡而進行的角色扮演等,都是為要創造一個模擬的情境或是隱喻式(Metaphor)的處境經驗,以供學生從實質的活動經驗中作觀察、分析及理解,同時為自己的表現及觀感作反省,從而從中歸納出一些學習概念及重點。例如,學生在依據角色卡的要求扮演父母或子女的角色,然後經過設身處地的角色演繹,從劇情中進行溝通、對話等互動式的活動後,去引導及啟發學生將先前的經驗內容作出反省或提供不同角度的意見,老師更可進一步向學生提出問題,以聯繫到學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人與事而加以反省及驗證。這個不斷的觀察、分析、交流、驗證和實踐的過程,除加深同學自我反省的能力外,亦有助同學將累積的經驗整合(Integrate),以應用在不同的環境中,加強學生的處理問題能力。所以,社工與老師所設計的程序活動,不單止是一次的活動學習經歷,而是不斷為學生製造模擬及真實的經驗,幫助同學循環應用之前所學概念,從不斷嘗試中鞏固學習。

3. 社區工作:

由於社工的受訓背景亦包括社區工作理論及方法,資源協調者亦為一個常扮演的角色,故此在協調及引進校外資源上便成為一個強項。透過引進社區資源,如兒童及青少年中心、青少年綜合服務、外展工作隊、家庭生活教育服務等等,社工可加強學校與社區的聯繫以共同協助學生成長。除此之外,作為教育系統的合作夥伴之一,學校社會工作需要促進學生的社會功能並且消除影響學生學習過程的不良環境因素,因此在整個學校輔導體系中,學校社工工作重點是專注於了解分析學生的生態環境中,影響學生社會功能發展及學習成果的因素,進而結合其他年專業工作者及資源,改善環境品質。學者Gitterman(1996)認為學校社會工作應強調以生態觀點架構,作為介入青少年輔導的策略。由此可見,社工的生態學視野的具備條件,對於通識教育科基於「學生為本」的宗旨及設計,以幫助他們認識自己、並了解與別人、社會、國家、國際社會、物質世界以及環境的關係等,是有一個參考價值,也幫助學生能從不同情境中所出現的議題進行多角度思考及反思。

社工在學校運作模式的省思

由於生態觀點強調的是人與環境間的互動與契合程度,因此學者Alderson (1972) 曾經提出四個社工可以在學校環境中運作的模式,從中亦可啟發社會工作與通識教育的協作空間如何開展及進行。這些模式包括:

1. 傳統的臨床模式
2. 學校變革模式
3. 學校社區模式
4. 社會互動模式

這四個模式分別針對個人、環境以及個人與環境間互動的層次,提供社工可以介入的方向及工作的重點。

1. 傳統臨床模式(traditional clinical model)

傳統臨床模式是服務因為受情緒困擾以致影響其學習潛能的學生。這個模式是假設學生個人因為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無法發揮,因此引發或造成學習上的困難,因此社工主要處遇的對象是學生的個人或其家長。在這個模式中,學校系統並非社工員的工作焦點,老師的參與,也僅限於社工進行個案評估時,對於學生在學校中或課堂的表現,提供他們的觀察與觀點。

如將此模式應用於通識教育的協作模式中,社工便應主要地與老師就個別學生因學習差異或學業進度不一致的情況下提供意見,其次,社工亦可嘗試配合學生的需要,運用課堂學習活動的分享主題以協助傳遞輔導的訊息。另一方面,社工更可設身處地般依據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的問題而作出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以令「單元一」中的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的課題上的學習效果更能顯著。

2. 學校變革模式(school change model)

學校變革模式則是針對校方的制度政策及規範的實施,若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則社工是以整個學校系統作為工作對象,服務的重點則在改變或調整學校政策制度,以回應學生身心發展需求。這個模式強調學校組織及運作管理層面,對於整體學生學習功能的影響,因此社工必須對學校行政人員及老師,進行倡導及協商性的工作。

對於通識教育的實施本身已是一個學習模式上的重大改革,不同教受專科的老師也因應「融匯貫通」的教學原則下共同協作,學生亦在學習活動中分組進行議題探究,使到學校的整個學習環境更接近一個組織性學習社區(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ommunity),學生學習功能無可避免地受到學校組織及運作的重大影響。特別是對於「學習差異」的課題上,學校行政人員及老師如能更有效地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及空間,通識教育的彈性及靈活的學習效果將更具體地彰顯,例如,錄像或圖像的訊息傳遞媒介,及不同的表達形式也可在課堂內的正式學習處境中進行。社工的著眼角度多從學生於學校的生態環境中定位,故此為著學生的學習效能及發揮,向學校行政人員及老師在與課堂教學設計上提供意見,便是一樣不可缺少的工作。

3. 學校社區模式(community school model)

學校社區模式的主要對象是遭受社會剝奪的弱勢社區,目的是協助社區居民認識了解其子女就學的學校環境及要求,以及支持學校提供的服務及方案。此外也協助學校人員認識了解導致社區弱勢的社會結構因素,以及社區成員的互動方式。這個實施模式特別適用於學校社區中有不同文化背景或移民的社區。

通識教育亦強調擴闊學生在社會中不同文化及經驗背景的視野(Boarding Scope),以不同角度出思考上的出發,設身處地於不同階層及處境的位置、對社會或議題上不同的持份者的理解等,亦是社工一個可作協助學生學習的地方。此外,通識教育科內所分享的議題、專題研習的課題很多均來自學生身處及可被觀察的社區,學生參與課堂外的延伸性活動,包括觀察及訪問社區中不同的群體,以活動及服務去體驗社區人士的生活狀況,都可有效聯繫到課堂內的學習經驗,有助增強學習的效果。

4. 社會互動模式(social interaction model)

社會互動模式關注的焦點是個人與環境間互動的影響及品質。社會工作處遇的重點則是改善或提昇不同系統之間互動交換的品質。這些系統包括青少年、家庭、學校、社區彼此之間互動時的情境。學校社工扮演的是協商、澄清及催化的角色,使這些不同系統互動時,能夠彼此更為了解。

社會工作的裝備理論及實踐上,是十分強調跨科際(multi-disciplinary)的視野,以尋求不同系統間的協調及合作,對問題及現象的理解是從多角度的觀點來協商,以達致共識及平衡的目標,這亦與通識教育所強調的「融會貫通」的教育理想相配合。事實上,學生處身於同輩、家庭、學校及社區等不同的互動環境之間,學校系統亦是一個社會的小縮影,很多的生活經驗、意見及感受亦可在校園中與同學及老師的互動過程中而獲得,社工的視野及慣常在學校系統中扮演溝通及協調角色的經驗,是有助學生對理解不同系統之間的內容上有著新的發現,例如對學校內的推行的政策及措施,學生可參考社工的角度去重新理解省視,有助加強通識教育的多角度思考及批判能力。

總結

社工參與「通識教育」活動在本地還處於孕育階段。對於專業社會工作如何在學校系統內協助「通識教育」課程的推行及實施,並與學校系統形成整體協作、支援及輔導的服務架構,以達到滿足學生學習上的需求,就成為社工必須探索及發展的方向。社工角色的及發揮及實踐是在一個重視教育服務甚於社會工作服務的學校系統中,因此社會工作必須要與學校內其他專業工作者合作,共同達成教育學生的目標。作為教育系統的合作夥伴之一,從事學校社會工作的社工,未來除了協助促進學生的社會功能及消除影響學習過程的不良環境因素外,通識教育的協作服務亦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課題。正如「通識教育科第三次課程諮詢稿」內提及:「全方位學習的經歷能使學生的學習更充實和深化。例如透過社會服務,學生可親身獲得有關社區某一層面的知識,並刺激他們反思本身對社會所需承擔的責任。為學生安排到本港的鄰近地區進行考察,可讓他們從比較角度研討本港的議題。」以上的活動內容,社工均可協助提供相應的活動以擴闊學生的學習經歷及空間,故此,社工與老師應增加更多的交流及探索,以令跨專業的協作空間得以發展,使通識教育的學習內涵不只在於「教好書」,乃更要「學做人」及成就「通識教育」的理想目標。




參考資料

2006。「通識教育科第三次課程諮詢稿」,教統局。

Alderson, J. (1972). Models of school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R. Sarri and F. Maple (Eds.). The school in the community (pp.151-160). Washington, DC

2007年8月13日 星期一

KMWorld & Intranets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From: DavePollard, 2 months ago





2006 KM World & Intranets presentation

2007年2月4日 星期日

「一個口述歷史下的偶遇」- 青年會合唱團


近日由於筆者在工作上需要搜集有關「口述歷史」的資料,故此主動接觸熟悉此題目的專家及學者,難得機會地藉著我們部門的通識科老師介紹下,聯絡了他在香港浸會大學就讀的一個課程的講師 - 張慧真博士。她是一本名稱為「從十一萬到三千」書籍的編撰者,書中主要訪問十八位淪陷時期在香港求學或任教的長者,透過「口述歷史」探討有關戰前中學教育的發展情況。從張博士的口中知悉她曾訪問一位名叫李妙卿的長者,她與青年會的服務發展歷史拉上莫大的關係,也引起了筆者的興趣。據張博士所說,李妙卿女士年青時曾參加了當時香港淪陷時期前由本會舉辦的一個免費合唱團。引述「從十一萬到三千」書中內文所說:「…每逢星期六的晚上,三百多個青年人聚集在禮堂中練歌。唱歌後還有遊戲,約九點散會。我在合唱團中認識了不少朋友…其中還有鳳溪中學的校長。」同時,李女士還透露當時任教的老師及合唱團的指揮是由黎小田的父親黎草田擔任。從網上搜尋得到一個名為「黎草田紀念音樂協進會」的網頁,內裡有透露黎草田先生曾加入本會(九龍會所)的課餘讀書會 – 青萍社,其後由於他對音樂事工的熱誠而擔任了本會合唱團的義務指揮,活躍於港九青年會並教唱抗日救亡歌曲。一九三九年三月青年會唱歌班千人大合唱在必街會所附近的香港卜公球場舉行,黎草田擔任指揮一職。

此上個人的歷史見證故事,可見青年會「合唱團」的發展歷史就是其中一個「可持續發展」好例子。不信?請看看總會外懸掛著數條十分亮麗鮮明的「兒童合唱團」招募橫額,多項的培訓及表演活動亦於週六舉行,雖然招募的對象有所不同,但仍表現出本會發展合唱團服務的堅穩信念及形象。

2007年2月3日 星期六

社工專業的可持續發展探索 – 出席研討會後記

近年社會工作者面對很大壓力,一方面不斷強調競爭、增值及交代,而社會人士的期望亦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又缺乏資源、規劃及社會福利發展藍圖。一月十九日,筆者因應工作之便,於社聯總辦事處出席了一個由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所辦的周年研討會,探討題目為「為社工充權‧社會工作專業可持續發展」。本研討會將從不同角度,探討社會工作者在此形勢下,可如何持守專業信念,助人自助,繼續做制度的監察者。

座中邀請多位著名學者及嘉賓,包括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先生及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黃洪博士,研討會的內容為探討社會工作者如何在面對追逐競爭、增值、交代機制、文化轉型及社會人士的期望亦不斷提高但缺乏資源、規劃及社會福利發展藍圖的形勢下,持守專業信念,助人自助,繼續作為制度的監察者及爭取社會公義的持守者。席中討論氣氛熾熱,出席者近大半數均是將踏足社會工作工場的社工系學生,台下發言者對社會工作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均抱著懷疑的態度,特別是合約制的衝擊所造成的專業斷層現象及管理主義下的交待機制壓力造成社工游離於原有理想及信念的掙扎等。由於篇幅所限,以下是節錄部份講者的言論內容:

呂大樂教授揭示部份社會服務機構有脫離本位的危機,而進入容讓「服務跟錢走」的可悲局面:

「…面對實際的情況是非牟利機構向政府投標的新服務計劃時,常將價格壓低,使到政府錯誤地認為低價一樣可提供原有新服務的要求。但是,問題必須帶出的是,這樣出現的結果是否代表價格「幾低都有人做」,還是價格「幾低都做得到」呢?當然,「幾低都有人做」是由於惡性競爭的關係,而「幾低都做得到」,將涉及是否此計劃的成本是真實地反映社會服務機構的目標及要求,還是只求達致政府的要求而不符合機構本身的服務發展及精神呢?」

「個人認為社會服務機構最寶貴的是對服務對象的負責任精神(accountability)。從坊間的調查可見,社會服務機構給市民的形象仍是可信賴的,是積累多年與市民共渡艱難的寶貴形象,接受市民大眾所認同。大部份社會服務機構的成立背景是由於社會上存有不公平或受社會發展而被邊緣化的組群所發生的問題現象,從而確立使命及方向,為他們謀取應有的利益及幸福的發展。「反璞歸真」便是一個NGO要反省的課題,要持續地發展必須尋溯本源,對自己的成立宗旨、使命及目標重新審視,才能不致「被錢牽著走」,而迷失社會服務機構應有的本位。」

另外社協教育委員會召集人張錦紅小姐也對「短期計劃」未能持續而造成「專業斷層」的問題作出回應:

「…成功申請新服務計劃時充滿夢想,但是當做下去時卻往往淪為交待的層面,只努力證明成功,亦未能令到服務可否持續跟進及承托,計劃只是『話完就完』、服務只有『終結便終結』,往往後繼無人。曾有成效顯著的服務向不同的政府部門推介以使計劃能延續下去,但往往嘗閉門羹,使到成果無法承接,造成『專業斷層』。」

「…計劃中的流失率亦見高,同時受聘的合約同工往往所做的工作比長約同工的工作量為多,但是所得的薪酬反比長約同工為低,同工不同酬,合約同工所實踐的新服務經驗卻未能藉續約或轉往長工的情況下延續下去。…就算是在人工低的現實下,他們如何被鼓勵及抱持著永不放棄的精神,機構又如何可承擔及支持新服務計劃的成效跟進而不致『胎死腹中』呢?」

黃洪博士亦在社工的困境及定位提出問題:

「…最近一次國際社會工作教育的會議,各老師提倡在全球化的經濟及文化影響下,人權及公義必須作為社會工作教育的核心,也為社工的理念及角色重新定位。…問題是能否在現行的社會服務環境下發揮社工的功能,從事多年社會政策的建議及工作,我常面對的問題是,自己所做的工作有沒有用…就算本人向政府提交建議,回應總是公式化地與過往一樣。同樣地,很多社工常對自己發問的問題是:可否幫到人,社工會期望可看到服務對象所處身的不利環境得以轉變,但是往往會有『無能、無奈、無力』的感覺。當自己本身的角色是協助服務對象擺脫無能無助的困局時,只見成效未能彰顯,自已已率先陷入無能無助的困局,甚至弄至身心俱疲(Burn-out)的局面。」

「由於我是督導實習學生的關係,也常面對一個現象,就是很多經歷完實習的學生,往往返來的回應是:『做社工有沒有用?幫唔幫倒人?其實做唔做社工好呢?』…問題的出處是否市場的導向、政府的資源控制、社會結構的轉變等,造成社會服務及社工專業的定位出現問題呢?是否也引致很多即將步入工場的準社工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強勁拉力呢?無論如何,社工、業界及社會服務機構都要重新審視有關『人權與公義』的核心目標,關注個人與政治環境影響的問題,以對社工專業的發展重新定位。」

2007年2月2日 星期五

青年會與可持續發展 - 編者的話

曾特首的施政報告中提到:「人文效益是講求歷史文化保存,社會效益是要共享成果、促進社會和諧,而環境效益則是講求資源保育及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可持續發展」的字眼或概念早已廣泛地使用,甚至已成為政策內涵及發展重點之一。那麼,如果將「可持續發展」所表達的意義及概念,聯繫到青年會的發展機遇的話,又會成為一個甚麼的新景象呢?過往「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的字眼,正如上述政策內所提到,出現在有關探討「環保」的課題上所佔的篇幅較多,但隨著近年「可持續發展」的話題被熾熱討論,包括政府成立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不斷地積極邀請市民討論有關本地高齡化、人口政策、城市規劃等涉及如何持續地發展的課題,使到「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廣泛地被社會人士所接受,甚至有社區人士或專業團體將「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擴闊成為衡量不同知識及專業領域上可否持續地發展的意思,坊間亦隨時可見不同的團體舉辦了很多形形色色的專業講座及座談會,例如:人口政策與可持續性發展、教育與可持續性發展、社工專業與可持續性發展等等。

不論如何去演繹「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如果去追溯有關其定義的內容,可跟據世界環境委員會早於一九八七年對「可持續發展」的闡釋是:「在滿足當代人需要之同時不剝奪下一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也就是當代人不要「敗家」,反要「持家有道,福澤後代」。不過,當「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與我們熟悉的「社會工作」,甚至是「青年會」本身扯上關係的時候,其效果便有如近期因「天星碼頭捍衛鐘樓事件」而引發的「集體回憶」討論一般,回顧本身歷史的發展,重新審視價值及方向,加強定位及集體認同,便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反省議題。正如近日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舉辦了一個名為「為社工充權‧社會工作專業可持續發展」的周年研討會 ,便是反省及思索「社會工作」可持續發展的命題,內容將撮錄在「社工專業的困局」一文內。另外,筆者近日遇到一件穿梭於青年會推動「合唱團」的歷史片段,令思索「可持續發展」與「青年會」的關係上,增加了反省的內涵,詳情可參閱內文的「一個口述歷史下的偶遇」。

對於重新審視價值及方向、定位及認同方面,如果翻閱文獻,自從青年會運動傳入中華大地並於一八八五年的福州英華書院成立全國第一個青年會開始,及至後來南下本港,於一九零一年於香港成立第一個的青年會,由學校青年會的前身至城市青年會的歷史發展,可見本會發展大學青年會「UNLY」亦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歷史見證。故此,內文亦會對大學青年會的未來發展作一描述。

其他內容,包括「國際義工運動發展」及「非牟利機構發展」亦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扣上重要的關係。從本會義工運動的不斷發展,以至宏觀地探究青年會作為非牟利機構的角色上,如何平衡在市場導向的大形勢及持守社工的立場及理念等,也是今期探討的問題,期望同工亦能對以上的內容及題目得以有著啟發及回應,也共同反思及籌算青年會面前所面對的機遇,如何可容讓青年會的使命及目標可達致「可持續發展」的理想方向。

2007年1月30日 星期二

遺忘的信:某年八月二十三日


那 一 刻 , 我 真 的 很 迷 惘 . . .
十 二 月 無 人 夜 (在 醫 院 的 病 床 中), 北 風 吹 我 心
心 內 滿 是 憂
腦 裡 盡 是 愁
完 成 了 學 業 (社 工 碩 士) , 為 前 路 , 不 知 為 甚 麼
得 到 了 , 踏 上 了 , 卻 不 想 走 下 去
生 活 像 是 虛 , 捉 不 緊...
將 來 似 是 空 , 猜 不 透 ...
而 , 又 有 誰 伴 我 走
但 , 我 信 祂 那 手
實 在 而 緊 扣 , 溫 暖 湧 心 頭
人 生 本 是 滿 風 雲
靠 著 祂 , 難 題 縱 是 沒 來 由
我 必 能 走 過 , 活 出 振 奮 的 豐 收 。


八 個 月 前 到 現 在 ( 由 我 入 醫 院 起 ) , 其 間 的 心 情 轉 變 , 就 如 上 述 , 由 悲 轉 喜 。 其 間 的 生 活 經 歷, 亦 算 是 人 生 一 個 轉 捩 點 , 感 受 很 多 , 更 感 受 到 那 一 直 伴 著 我 前 行 的 朋 友 仍 然 是 祂 。不 自 覺 地 想 起 六 年 前 留 學 英 國 的 日 子...

升 讀 英 國 的 大 學 後 , 找 著 CityPoly 的 同 學 , 一 塊 兒 租 屋 , 滿 以 為 一 切 就 都 這 般 簡 單 順 利 地 發 展 下 去 , 我 也 可 以 安 心 上 我 僅 有 的 一 年 的 大 學 。可 惜 我 們 的 關 係 搞 得 不 好 ,情 緒 低 落 到 極 點 。 加 上 學 科 選 擇 出 了 問 題 , 教 會 又 出 現 問 題 , 憂 慮 重 重 。 我 很 累 。 很 想 停 下 來 休 息 。 記 得 一 次 , 一 如 以 往 , 我 在 校 園 內 急 步 趕 上 那 日 的 第 一 堂 課 。 走 到 課 室 外 的 石 階 突 然 間 腳 步 逐 漸 放 慢
,終 於 停 了 下 來 , 一 動 不 動 的 站 著 。 剎 那 間 , 我 問 自 己 究 竟 為 甚 麼 要 上 大 學 , 為 甚 麼 要 走 下 去 ? 人 生 的 意 義 我 根 本 摸 索 不 到 , 難 道 放 棄 是 唯 一 的 解 決 方 法 嗎 ?

我 不 想 放 棄 , 難 得 可 以 排 除 萬 難 的 讀 書 , 進 大 學 , 行 到 這 一 步 已 經 不 易 , 一 旦 放 棄 , 豈 不 是 前 功 盡 廢 ? 況 且 人 生 已 經 差 不 多 過 了 廿 十 八 個 年 頭 , 雖 然 還 (年 輕) , 但 卻 不 值 得 在 這 時 重 新 開 始 。 後 來 我 不 再 想 , 深 呼 吸 了 一 下 , 抬 頭 望 天 , 天 仍 然 是 灰 藍 , 深 知 道 自 己 仍 然 活 在 現 實 中 , 於 是 向 前 踏 出 第 一 步 , 漸 漸 加 速 腳 步 , 走 進 課 室 。 現 實 生 活 中 本 來 就 沒 有 太 多 的 選 擇, 我 還 有 必 要 作 無 謂 的 思 想 掙 扎 嗎 ? 我 一 個 人 ,怎 樣 選 仍 是 那 麼 的 一 個 人 。 我 很 想 倚 靠 主 走 過 這 一 條 路 , 但 是 怎 麼 我 感 受 不 到 祂 在 我 的 身 旁 。 雖 然 我 相 信 祂 從 沒 有 放 棄 過 我 , 但 為 甚 麼 那 時 我 的 手 只 是 觸 摸 到 空 氣 中 的 迷 惘 ? 明 天 , 我 真 的 不 知 怎 樣 的 繼 續 活 下 去 。 我 常 常 的 在 問 神 : 您 在 哪 裡 ? 您 不 是 要 牽 著 我 的 手 同 走 嗎 ?

在 我 返 回 香 港,加 入 外 展 工 作 後,也 是 問 這 個 問 題: 您 在 哪 裡 ?在 我 順 利 升 讀 香 港 大 學,攻 讀 社 工 碩 士 課 程,也 是 問 這 個 問題: 您 在 哪 裡 ? 在 我 暈 倒 於 街 道 中,送 進 醫 院 後,也 是 問 這 個 問 題: 您 在 哪 裡 ?某 一 晚 , 無 意 中 從 信 堆 中 找 到 一 張 從 前 香 港 友 人 送 給 我 的 書 籤 , 印 著 一 位 叫 辛 名 所 寫 的 詩 , 細 看 之 下 , 很 感 謝 神 , 因 祂 回 答 了 我 的 禱 告 。 這 首 詩 叫 「 總 能 走 過 」:


不 必 問 漫 漫 長 路 怎 樣 走
想 多 了 我 會 憂 愁
把 明 天 — — 幻 想 中 的 重 擔 一 起 挑 上 肩 頭
明 天 , 我 也 許 還 有 無 數 個 明 天
也 許 沒 有
但 我 們 總 以 為 自 己 尚 有 無 數 個 明 天
背 負 著 明 天 數 不 盡 的 愁 煩
我 如 何 夠 力 承 擔
眼 前 的 一 步 才 是 實 際 要 走 得 好
明 日 , 那 管 是 遙 遠 處 是 高 山 低 谷
我 總 能 走 過 , 靠 著 主 我 必 見 您
把 苦 難 變 作 祝 福
把 死 亡 化 為 復 活 。

現 在 我 知 道 了 , 過 往 我 實 在 將 太 多 憂 慮 放 在 自 己 身 上 , 而 並 沒 有 將 一 切 的 憂 慮 卸 給 神 。 我 並 沒 有 當 神 是 真 正 的 朋 友 。 我 相 信 , 在 人 生 路 上 , 神 一 直 願 意 伴 著 我 們 每 一 個 人 走 , 但 這 卻 在 乎 我 們 有 沒 有 當 祂 是 我 們 的 朋 友 , 有 否 讓 祂 在 我 們 心 中 佔 有 一 個 重 要 的 位 置 。 現 在 最 重 要 的 是 「 眼 前 的 一 步 才是 實 際 要 走 得 好 」 , 雖 然 可 能 會 講 得 出 未 必 做 得 到 , 但 經 歷 過 這 次 以 後 ,我 會 更 加 珍 惜 眼 前 所 擁 有 的 一 切 , 更 加 懂 得 去 享 用 神 所 賜 給 我 的 時 間 及 朋 友。

某年八月二十三日

2007年1月29日 星期一

協青社 - 「協青就業服務」的實踐 被訪者:業務發展經理潘小傑先生


前言

芸芸眾多進行社會企業的社會服務機構中,據『協青社』創辦人 - 李文烈神父所說,『協青社』是第一個將就業服務當作商業項目來經營的機構。直至現在仍設立協青就業服務這個工作訓練平台,給予青年人穩定的工作和訓練,培養他們對工作產生興趣和毅力,從工作當中學習與同事及別人之間的相處,工作表現滿意時,『協青社』便把他們轉介到其他機構或公司工作,最後達至自力更生的目的。

全名為「協青就業服務」(Y.E.S. – Youth Employment Start-up Program),主要向青年人提供不同的工作訓練平台,包括︰協青就業速遞服務、7- Eleven便利店、餐廳、髮廊及資訊科技發展工作坊等。是次訪問的對象為『協青社』業務發展經理潘小傑先生,加入協青社已五年多的時間,其負責工作範圍為統籌、拓展及督導有關就業服務的推行,以下是節錄其有關訪問內容(鄧:鄧永昌;潘:潘小傑):

成功因素

鄧:『潘先生,可否對於你們所推行的「協青就業服務」,向我們分享有關計劃推行的成功因素呢﹖』

潘:『由現在算起來,「協青就業服務」由觀塘「蒲吧」開設第一間屬於協青社的7- Eleven便利店年代起,已推行了五年多的時間,就業計劃的規模及合作企業伙伴的數目也見增加。回顧計劃推行的成功因素來說,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如何在社會企業的業務管理上,找到合適的管理者。有修讀市場學或其他學院背景的資歷不是影響計劃成功的必然因素,事實上,合適人選的條件包括:對業務發展有實際工作經驗、靈活變通及成熟的性格、豐富的人脈網絡等…由於社會企業的成功關鍵為必須具有真正的企業精神,懂得如何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與其他中小企業作競爭也見重要,故此,具備商業背景及經驗的人士來營辦社會企業是為成功的關鍵。過往亦曾於觀塘7- Eleven便利店聘任有社工資歷的同工來擔當業務經理,但礙於實務背景及兼顧社工角色上的限制上,使職務及角色未能完全發揮,也引致後來轉變聘用具有熟悉業務運作背景的同工來擔任此職。』

潘:『另一個成功的因素,是在發展社會企業的工作上,應去除非政府機構(NGO)角色的包袱。由於社會服務界的資源來源長久以來給與外界的印象為受政府資助,往往予商界存有「派福利」的印象,而對於代表社會服務機構而向商界進行企業合作發展的同工,商界又常被認為「以資本主義為先」,未有盡社會責任。這樣的溝通鴻溝,不但無濟於事,亦會影響到相關拓展合作空間及措施的成效。故此,瞭解商業運作、「僱主」的立場、發展和管理好與企業及僱主的夥伴關係(Partnership Relationship),將可令兩種想法並存,亦可締造「雙贏」(Win-win)的局面。事實上,個別願意擔當社會責任的企業,或會不持雙贏的立場而對社會服務機構進行合作,但是在長遠的合作發展上是不能持久的,企業在資源的分配亦有其合乎商業利益的考慮。例如,本會進行的7- Eleven便利店就業服務,對回饋企業提供就業實習名額,社會服務機構的角色便是協助於企業崗位內受訓的青年人,在有關的工作態度及技巧上有所裝備,當受訓完成後,學員將被推薦於牛奶公司屬下的零售店或其他單位所用,使企業或僱主有所得益。』

鄧:『對於推行有關「社會企業」的服務,除了成功的因素外,有甚麼關鍵的事項是需要我們要留意呢﹖』

潘:「評估發展新企業服務的資源來源,以了解接受資源所附帶的條件及目的,以確定資源分配的優先次序。由於商業運作上的投資是必然有風險,故此在進行某類型的社會企業運作,應對投資的財力及人力資源作出評估;同時,在進行新的社會企業合作上,應尋求與既有業務運作的企業伙伴合作,以減少投入資金的風險及業務營運分工上的兼顧。」

潘:「選取行業上應符合所服務年青人的資歷狀況,行業特性以非專業化及大眾化為主,資金營運較易管理,資源配合及組織亦以簡單為佳。」

鄧:「除了在選取社會企業性質前的預備工作外,運作分工上有沒有要注意的地方呢?」

潘:「業務營運管理者與就業輔導員亦必須有明確分工,使到有關商業運作由專人打理,而對於學員在受訓及實習期間所遇到的個人問題,也可有社工背景的同工進行輔導及跟進。兩者的明確分工,有利學員一方面可面對實際的工作環境及要求;另一方面可在工作上遇到問題時,可有一個隨時作出支援的同行者給與關心及意見。」

個案跟進

鄧:「你們是如何各參與此頂計劃的青年人給與跟進及評估呢?」

潘:「就業輔導員均為註冊社工,他們會對學員在就業崗位的工作情況及適應上,每星期都會分別與學員及僱主進行面談,以進行進度評估,協助學員在就業態度、適應及待人處事的技巧上得以改善。學員約經過一年的就業實習時間,便轉介往就業市場的就業崗位,就業輔導員會繼續跟進三個月的時間,以協助學員在就業崗位上的適應。」
潘:「…以一年時間作為就業實習時間的選取,是由於可供更多有需要的青年人接受此項計劃的培訓及實習,以及對參與的學員提供目標及方向以進入未來的就業市場。另外,由於提供此類型的就業實習名額的合作企業或僱主,為顧及基本的日常營運關係,其所給與的名額亦不多,故此,以運用有時間性約束的合約制目標來推行就業實習,對計劃的受惠者更為有效。」

鄧:「那麼就業市場的空缺如何覓得及如何與提供職位的僱主保持關係呢?」

潘:「除了輔導工作的跟進外,就業輔導員必須在就業市場中開拓可提供有關職位的機會,以供學員申請。就業輔導員亦為僱主及學員的橋樑,跟進與合作企業或僱主的溝通及關係,緊密地向已就職的學員提供協助及輔導,加強其參與新職位的適應及信心,也間接地建立企業或僱主與本會合作關係的信心。」

鄧:「學員於就業崗位上,最重要學習的要點是甚麼呢?」

潘:「對於參與就業實習的學員來說,良好工作態度的建立至為重要。有良好工作技巧的青年人,不代表其工作操守及態度同樣地良好,禮貌、與人相處、準時或「有交帶」等行為表現,是作為僱員一個最基本的應有工作態度,使到能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中也能表現出來,因此,社工所給與學員的支援及服務,以學習良好的工作態度及操守至為重要。」

鄧:「如何考慮其在實習崗位上的個人發展及出路呢?」

潘:「社會企業的運作也要考慮人事的升遷,以發展學員的領袖才能,可以鼓勵學員以過來人及訓練者的角色,將其累積的經驗與新加入的學員及別人分享,令相方及其他人都有裨益。另外,在建立社會企業的津貼或薪酬上,就業實習的津貼及薪酬須低於就業市場的水平,以鼓勵學員有動機地投身於真正的就業市場,自力更新地找尋合適的職位,由學員學習如何獨立地開展自己的職業生涯,達到本計劃所期望達到的目的。」

運作及回應

鄧:「推行社會企業與商業營運有甚是不同呢?」

潘:「兩者確是有所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一般企業的情況是表現良好的僱員是會繼續留在崗位,表現不足的話會被辭退,但是在社會企業所行的機制及理念正正是相反,對於學員在社會企業中安排就業實習崗位表現良好的話,實務培訓的階段便會被終止,及被協助轉往就業市場進行自我謀生,而表現不足的學員則會被延長實習的時間,以便評估其不足的狀況給與補足及進一步的裝備。」

鄧:「參與計劃的同工及學員,他們的回應是甚麼呢?」

潘:「部份同工認為,由於社會結構的轉形,要求各人自我增值,在棄弱留強的情況下,令到低學歷及低技術的青年人,很容易被社會所遺棄,在缺乏就業機會下,使他們欠缺了社會人士給他們的一份專重及認同,從而成為社會上所認定形容「負面的一群」。「協青就業服務」裡就好像一個特訓營,藉著工作,令他們尋找自信及肯定。另一方面,學員對協助他們渡過工作上的適應及難關的社工及其他同工,表現莫大的感激;對計劃實踐的成果,亦表示莫大的肯定。學員表示機構同工對他們的容忍度高,了解其工作表現未如理想的背景及原因,表示諒解及支持。對於與商業機構的最大對比是協助他們的社工及導師,均充滿人情味,也明白他們的內心感受,在求職的支援上也為他們爭取機會,協助他們渡過工作適應上遇到的困難,改變他們一貫做處事態度及性格,令學到的東西能套用他們的生活上。故此「協青就業服務」確令到他們在成長及職業生涯上有莫大的幫助。」

鄧:「在面對社會的急劇變遷中,學員在有關就業技巧及裝備方面,將遇到的困難是甚麼呢?」

潘:「香港已進入了知識型的社會經濟模式,對舊經濟時代成長的部分階層及欠缺應有裝備的青年人,對適應這種發展趨勢是會感到非常吃力。對於年青的一代,如不對自己在知識上有更多的裝備,他們的競爭力必會減弱。以低學歷及勞動力為就業條件的青年人,在面對知識掌握不足及人際關係缺乏的情況下,其職業的晉升及生涯發展將會更漫長;與他們同行的就業輔導員,亦在就業市場職位與青年人的裝備、及切合需要等,所投放的資源將會更多。」

爭議性問題

鄧:『以你們推行「協青就業服務」的經驗,建立「社會企業」的運作模式會有甚麼的爭議性問題需要面對呢?」

潘:「社會企業可為弱勢社羣提供職業訓練及工作機會,而最終為達致社會價值的目的。其運作的營運成本及盈利與否取決於能否獲得稅務豁免的優惠,但是向政府申請稅務豁免是會連繫到一些爭議性的觀點問題。由於社會企業亦為商業運作的一部份,對於政府的立場來說,更為擔心的是會與現時的中小企造成不公平競爭。稅務豁免可以帶來庇護社會企業的結果,或是建基於社會企業的特殊目的,社會應給與支持,以上兩者對社會企業的觀點及取向,也影響社會企業進入競爭性的商業平台中,出現截然不同的發展歷程。

潘:「另外,與其他企業或僱主的合作,也要有法律上的考慮。由於本機構所身處的建築物為香港賽馬會所贊助及興建,地下物業是以牌照費的形式與企業或僱主進行社會企業合作,而不是以「租賃」的名義進行,這也反映對社會企業的商業行為上應有審慎的考慮。」
建議

鄧:『最後,有甚麼的建議可讓其他同業欲發展「社會企業」時可作考慮呢?」

潘:「其中最重要的是:理想的社會企業合作模式不是以投資金錢為主,而應是與既有業務營運的企業進行合作為佳,除了可減少投放發展社會企業的資金不足的問題外,在社會企業中的商界企業與社會服務機構的分工上也見清晰,社會服務機構也能專注進行有關社會目的的工作。故此,最後也返回要尋找可合作進行社會企業的商界夥伴至為重要。」

潘:「另一方面,同業應明白現時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接納程度較以往為高。企業除了明白社會企業的合作基礎可帶來經濟效益之外,亦會為參與社會企業而獲得的社會責任實踐經驗,為其公司增加了服務的內涵及特色,有利其邁向國際化合作及擴展市場方面帶來某程度上的得益,因此,發展社會企業的合作空間是十分廣闊的,條件是社會服務機構能否以雙贏的立場建立與企業互惠得益的合作基礎。同時,也要充分拓展及運用機構在社會中的人脈網絡,爭取更多的合作空間及資源,例如,可運用服務機構本身的執行委員會內成員的社會人脈網絡,擴展與商界合作的空間,甚至動員同工將視野擴展至商界網絡,以平等互惠的關係模式進行拓展及合作,使到更多身處不利條件的青年人可順利投身就業市場,貢獻社會及獲得社會人士的接納及專重。」

<訪問完>

2007年1月28日 星期日

最低工資的爭論



專訪:柴灣會所「地區清潔隊」

在03至04年期間,溫奕民同工於柴灣會所推行一個名為「鴻圖清潔公司」的服務計劃,是為社會企業的一個例子。由於現行民政總署所負責推行的「伙伴倡自強」計劃,十分強調運用「社會企業」的手法及運作模式,以落實於協助地區弱勢社群建立創業及就業的服務計劃中,故此嘗試訪問有推行此類模式及手法的同工,以了解其相關經驗的分享及意見。以下簡稱:K代表鄧永昌,R代表溫奕民。

K: 過往你曾負責推行「地區清潔隊」的服務計劃,學員經過培訓及就業裝備後,他們自行創業及承接外界的清潔服務工程,推行手法及模式是否與「社會企業」有關呢?
R: 相信是有關的,由於這個團體不是純綷的營商組織,亦不是純一般的社會服務,是透過企業策略及商業運作,為達至我們社工常倡導的社會目標,所以是「地區清潔隊」是運用「社會企業」的手法去推行的。
K: 現在社福界常將「社會企業」帶上話題,民 政 事 務 總 署 亦在六月推 出「伙 伴 倡 自 強」社 區 協 作 計 劃以供申請, 從政府現階段有更多資源的投入,對比那時候的情況,你的看法如何呢?
R : 現在的資源條件當然比以前好,至少政府願意提供撥款協助弱勢社群進行有關創業的工作,提供了申請基金贊助的機會。回想當時協助一班為數10名約15-19歲的青年人,經過一連串的就業裝備培訓及購置工具後,參與創業自僱及承接外判的嘗試,過程之中是十分艱難的。
K: 最大困難在那一方面呢?
R: 主要是當時購買清潔工具的資金難湊集,要有謀生工具才能夠充分地於市場中發展,後來,幸得會方資助金錢以購買清潔工具及會內單位提供機會予他們嘗試工作,才使清潔隊的創業難關渡過及工作能順利地開展。
K: 當時所承接的生意多不多?
Raymond: 都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生計,生意除了來自會方單位提供外,會外的外判工作,例如黃大仙商場、渣打銀行都建立一定的合作關係,不過所獲得的生意都是少量,同時外判工作由於要經過「三至四判」才給與清潔隊機會以承包工作,故此只維持有限度的利潤…加上所承接的工作都分佈在不同的地區,由於地域上的限制,又沒有自己擁有的交通工具,使到耗費於交通上的時間及金錢甚多,所以…
K: 之後如何?
R: 後來,由於不能在微薄的利潤下維持合理的收入,所以經過運作一年左右而結束。
K: 從這些經驗中你會提出什麼的建議?
R: 政府應在外判工作的政策上,對推行「社會企業」式的組織加以彈性的優惠及鼓勵,例如在外判及招標的過程中給予「他們」一定比例的優惠,以扶持他們突破商業機構財力及資源充足的優勢而有機會承接工作及創業的機會。在過往經驗中,「他們」是缺乏較佳的資源參與市場上的競爭,但是要為著令他們能順利過渡至「市場制度」上的適應,而政府又在提借「社會企業」的運作模式以協助他們自行創業及融入就業市場的話,政府是責無旁貸地加以協助的……。
K: 其實,社會競爭力的提昇是否亦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呢?
R: 是呀!無論以什麼形式的社會企業活動以協助受助人參與「自強」式就業的途徑,如何提昇其競爭力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政府、商界及社會人士應加以關注,如何協助他們在受助及自助後,順利過渡至「自強」所包涵的目標,這是十分需要有很多不同層面的政策及機制的建立,否則只有空有理想的口號,始終不能令弱勢社群受惠。
K: 多謝你的訪問!

訪問後感

對於以上與Raymond的談話,令我在整理訪問內容時有以下的回應:

1.  接受政府外判的工作幾乎是零。
從翻查資料可見,現時政府外判工程的規限相當多。例如向房屋署爭取得到工程的註冊公司,必須先要列入房屋署的外判公司名單內,他們必須具備5年經驗和支付150 萬元按金(註1)。同時,亦要累積進行指定工程數目的工作經驗,例如在完成1,000 萬元的工程後,便會被列入外判名單內,然後才可競投房屋署的工程。故此,要由政府帶頭來給與社會企業的發展空間,在現階段其實是相當困難的。

2. 租金減免優惠
政府亦可為社會企業提供租金減免優惠,善用政府的現有資源,提供如街市或屋邨商場空置多年也沒有租出的單位,讓社會企業使用、進行宣傳或創業。此外,政府亦應重新檢討採購政策,推動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向社會企業批出更多服務合約,例如英國政府便訂有官方指引,把社會企業納入政府的採購程序(註2)。

當然,在給予社會企業任何優惠和豁免時,不應對現時的中小企造成不公平競爭。所以,上述擬議措施並不是要庇護社會企業,而是建基於社會企業的特殊目的,為社會企業營造公平的環境,讓社會企業可以在符合進入競爭商業社會的平台開始起步。

3. 政府政策支持。
其實,海外也有很多例子,說明了各界給予社會企業支援的重要性。英國貿易部於2001 年設立社會企業處(註3),為社會企業提供稅務優惠;而美國的社會企業除獲得稅務補助外,也得到商界的大力支持(註4)。由於社會企業可為弱勢社羣提供職業訓練和工作機會,台灣政府亦大力推動社會企業的發展,並於2002 年設立「身心障礙者庇護工場設立及獎助辦法」(註5),為設置庇護工場以聘請智障人士的社會企業,提供設施和設備、房屋租金和裝修費用,以及人事費和行政費。此外,台灣政府亦給予個別社會企業土地承擔特許權,並為社會企業的專業人士提供人事經費補貼。

參考資料:

註1:房委會名冊管理資訊系統,
http://comis.housingauthority.gov.hk/ha/chi/procurement_4.html#a1
註2:社會企業聯盟 (The Social Enterprise Coalition),www.socialenterprise.org.uk
註3:MSEI - Merseyside Social Enterprise Initiative,http://msei.org.uk/

「社會企業」討論區

自從助人自助闖新天的節目開始,直至知悉民政事務總署推出「伙伴倡自強」計劃的申請基金邀請後,社福界所談論的話題似乎總是離不開「社會企業」這個名詞。向身旁的同事詢問一下,他們都對這個名詞的概念都有不同的見解,所以請問在這個討論區內,有沒有人可以解答一下?


「社會企業」在香港好像是一個新興的名詞,但實際上,一直以來,香港都有一些公司或非牟利機構是以社會企業的模式運作,好像一些由商業機構成立的附屬企業,便自資開辦社會服務中心(註1),目的是達致商業機構的企業社會責任,另外有一些由非政府機構成立的自助組織,目標是為弱勢社羣提供就業機會,提升受助者的信心和能力,其對象包括低技術工人、殘疾人士和單親家庭等。

根據香港理工大學第三部門教研室的統計(註2),香港現時有48 間非政府機構,以社會企業、合作社或社區發展計劃的方式,營辦合共187 個社會企業單位,當中三成屬於製造及零售業,另有三成屬家居服務,一成屬清潔服務和一成屬飲食業。

海外經驗顯示,社會企業融合社會和商業目標,讓弱勢社羣在實際工作中實習,有效提升他們的能力和信心,以便重投勞動市場,同時也可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多創新的服務和產品,對受助人和社會均有好處。但是,亦由於社會企業須在謀取利潤和達致社會目的這兩方面取得平衡,因此,實際上要有多方面的專業支援和知識,並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才能成功。

其實政府可以積極去做以下的措施:
一、透過學校及社區上的宣傳和教育,確立社會企業的價值和提升大眾的認知;
二、促進跨界別合作,發展多方面均能參與的平台,並促進夥伴關係的建立,讓各界能在互補所需,互惠互利 的環境下,擴展合作空間;

同時要為社會企業訂定切合實際需要的支援服務,包括提供資訊、基礎培訓、友導式輔助等,以提升弱勢社群的社會資本;仲有要消除有礙社會企業發展的行政及政策障礙,為社會企業締造有利成長的環境。

參考資料:

註1:例如:理光 ( 香港 )有限公司成立的「理光活力社」,http://www.ricoh.com.hk/about/tc/awards/company.asp
註2:香港理工大學第三部門教研室,
http://www.polyu.edu.hk/apss/Third/background.htm

「可持續發展」與我何干? - 一個社工的反思

社工的角色及責任是否會涉及「可持續發展」的實踐信念呢?從來都以為,「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只是一門關於環保的科目。但隨著對此題目的認識增加後,才明白到「可持續發展」所覆蓋的領域其實是全人纇的文化、經濟、社會、以及生態環境。除環保外,文化遺產的保存和管理,以及減低貧窮人口等,都是「可持續發展」中重要的議題。

世界環境委員會早於一九八七年對「可持續發展」的闡釋是:「在滿足當代人需要之同時不剝奪下一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 」香港政府在九十年代中亦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不過,「 可持續發展」概念在香港似乎只與環保及經濟扯上關係,忽略了社會的層面,事實上,對如何建立一個公義的社會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向,而此範圍正好是社工的責任及功能所發揮的地方,從事的理念也必然涉及上「公義」的課題。

昔日的北斗星,雖然偶爾也會被批評為攪事份子或壓力團體,但其就政府施政失誤及社會的不公義現象所作的批判與建議,即使不一定全盤獲得政府或輿論認同,但其為弱勢社群請命的角色也總會獲得肯定,即使社工所採取的手法有時頗為激進,但在以往政治空間狹窄、官大民小、無從問責的年代,巿民是理解甚至認同的。與此同時,很多巿民在日常生活中接受過社工的關心及服務,深受他們的熱誠及幹勁所感動,使他們在無助的劣境中得解燃眉之急、在氣餒中得以重新振作、甚至在犯錯之後重過新生,可以說,巿民對社工是感激及讚賞的。

但是在過去十年間,香港社會福利界不斷遭受巿場化及管理主義的涮洗,在政府主導下,在神聖不容挑戰的「小政府、大社會」、「成本效益至上」、「顧客至上」等潮流口號下,福利機構忙於應付削減資源、服務表現監察、改變津助模式、競投新服務等「動作」,卻漸漸淡化了我們在努力擔任「服務提供者」這角色之餘,尚有作為社會的批判者、改革者、價值守護者的角色。社工身為社福機構的成員,在不知不覺或身不由己之下,也被這股洪流吞噬,勉力在做足多重交待,例如服務、財政、行政、專業之餘,再鼓其餘熱與餘勇多做一分,多行一步,為使命及理想而疲累地委身。

社福機構需要清醒地反思最基本的問題 - 我們的存在是為了甚麼?是做正確的事重要,還是把事情做得多、快、省更重要?我們應專注於價格(price)的事、還是看重守護社會公義/值(Value)的事。當看到有關「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資料中,所強調的「為下一代著想」時,不禁令我再次省察作為社工的角色,如何去面對資源重整、管理主義、成本效益至上、巿場化等問題的衝擊。

聯合國持續發展委員會在一九九五年將「可持續發展」指標劃分作四個範疇,包括環境性、社會性、制度性及經濟性。其中「社會性」是涉及消除貧窮、及公義社會的資源分配;而「制度性」是指建立健全制度,以容讓不同社會人士參與政策制訂,共同決定他們的生活、環境和資源分配。社福機構應從中擔當一個甚麼的角色以有助落實「可持續發展」的信念呢?社工亦應如何調較或重整實踐的使命及角色呢?有人說社工是社會改革的先鋒,是社會價值的守護者,是優質服務的提供者,對於「可持續發展」所強調的「公義」及「福澤後代」等訊息,是要我們反思我們的存在意義;還是要我們把持既有社工的信念及方向呢?….

從保衛天星碼頭運動,反思到「城市規劃」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保衛天星碼頭事件」

零六年年尾本港其中一宗最為矚目的社會事件,莫過於「保衛天星碼頭事件」。甚至有人認為隨著參與者的規模,由部份熱心市民、專業人士及文化團體,擴展至廣大學生、學者以至全香港市民,應可被稱為「全民運動」。無論如何,事件或運動也好,也揭示兩套不同的城市規劃取向的衝突。一方面,市民對集體回憶及文化的重視,關懷自己的歷史,渴求民主參與規劃公共空間;而另一方面,政府官員卻依原則及計劃來辦事,由上而下地,對專業團體提出的另類方案不作考慮,市民提出要求暫停清拆天星,再作商議研究,亦得不到答允。
回顧整個天星碼頭及附近地區的規劃過程中,可見問題重重。一方面,政府在多年前考慮公眾對填海工程意見時,諮詢的重點只局限於土地用途,政府的行動被認為沒有就著清拆天星碼頭的決定作全面而廣泛的諮詢;另一方面,古物及古蹟諮詢委員會曾表達支持保留天星,政府卻未有對此建議作出回應。反對清拆者批評政府對文化涵義、社會記憶和歷史保存,皆一竅不通,及缺乏以人為本的精神,進行「公民抗命」是必然的表達方法。


從以上的政府與反對清拆者之間的社會矛盾,可看見「城市規劃」的重大決定及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是息息相關的。讓我們來看一看內裡的含義:

「城市規劃」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傳統城市規劃(Urban Planning)的實踐焦點都是放在土地運用方面。但是在二十世紀晚期的新思維發展下,城市規劃被認定為涉及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多方面的規劃。目的是創造一個更好的城市空間,讓市民可以健康及幸福地生活。隨著社會的演變,城市規劃的理論和實踐亦衍生出不同的取向。最重要的改變是從一個由上而下,轉到由下而上(Bottom-up Approach)的規劃過程。傳統上,規劃都是按法定程序及以專家為本的規劃為主,但現在漸趨向一個以群眾為本,以人為本和更重視溝通的務實新取向。故此,公民參與(Citizen Engagement)便成為城市規劃中一個重要的原素。


這是指規劃過程從過往只是純粹知會公民,轉變為促成政府、私人機構與公民社會建立夥伴關係,使規劃過程更加開放,讓社會各階層人士都能參與。各方對話有助集體智慧的產生,因為不同的人士能為規劃的議題提供不同的知識及觀點,從而可以更能全面地考慮問題及訂立規劃方案。能否在規劃過程中把社會各方凝聚一起,關鍵在於有沒有富創意的整合方法,如會議、規劃工作坊等(見資料箱,同工亦可參考其方法運用於社區活動中)和怎樣去持續地與社會各方互動,讓各種不同的想法最終得到整合,從而制定一個能反映該社區價值觀的規劃方案。


參考資料:
Nick Wates. (2000). Guiding Principles for Community Planning. 瀏覽於:
< www.caledonia.org.uk/papers/CP%20Guiding%20Rules.pdf>

和諧家庭

政府於十二月四日成立了一個23人的策導組,主要為去研究應否成立另一個「家庭事務委員會」去處理與家庭有關的政策事務,而工作報告將於明年中完成。從行政長官曾蔭權發佈的施政報告中,提及會考慮成立一個高層次的「家庭事務委員會」,以回應社會內普遍的訴求,為家庭事務的政策上提出長遠性的策略及方向。現階段政府主動成立策導會,以邀請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加入,使到「家庭」的課題可被提昇至政府政策的層面作討論,也有利對施政報告中提及的「和諧家庭」概念作進一步的演繹。

回看近期即將清拆的石硤尾公共屋邨,興建於本港正值經濟發展騰飛初期的五、六十年代,昔日的家居及公共設施雖然簡陋,例如開放式廚房及公共浴室等,以今天的生活標準來看,可以是難以接受,但是,昔日老幼窩居一室,互相忍讓扶持,鄰里之間互相照應,正是體現「和諧一家」的氣氛。反觀現今社會生活步伐急速,個人價值取向凌駕於家庭的需要上,或會忽略予家庭成員間及鄰里的關係。

近年,香港社會出現不少「兩地分隔的家庭」、「單親家庭」及「再婚家庭」等,家庭的組合變得較以往更複雜。家庭的凝聚力漸趨薄弱,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也很疏離,加上嚴重家庭暴力事件頻生,反映本港隱藏著不少家庭危機,包括子女管教問題、子女自殺、青少年問題、家庭暴力事件、虐待子女、婚姻危機、婚外情、自殺個案上升等,若不加以正視和處理這些問題,長遠不利香港社會的發展。

中國人的傳統文化皆有強調維護婚姻家庭、倡導家庭和睦、尊老愛幼的的傳統美德。現代社會中,和諧幸福的家庭生活,一方面使疲憊的現代人在家庭中得到身心放鬆和調整,及成為人們從事社會活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另一方面,也使家庭成員以和諧幸福的人際關係模式為藍本,調適地推展到整個社會,從而構成社會和諧的目標。

跟據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本年二月初進行的一項電話民意調查(註一),以瞭解市民對於過去半年特區政府促進社會和諧的表現,其中表現最差之一為加強「家庭凝聚力」。反映在市民的觀感中,特區政府在維持制度及經濟方面的表現較為突出,但在保障低下層及勞工權益以至推動家庭和諧的工作的表現則較為平凡。政府成立策導會以推動考慮「家庭事務委員會」的成立,是否可讓市民對政府推動家庭和諧工作及措施挽回正面的觀感呢?現正值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活動的投票日剛過,無論下年初特首選舉的戰況如何,有關「和諧家庭」的課題是值得政府深思和跟進,社工們亦應緊貼地對「家庭事務委員會」的動態作出關注。


參考文件:

註一: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06)。香港市民對社會和諧的態度意見調查。

「重視家庭」- 再看施政報告



當你鍵入http://www.policyaddress.gov.hk/時,你會看到緊接著「維港景緻」一幅又一幅精美的 Flash照片,隨著再鍵入選擇語言一欄中,06-07施政報告的『以民為本、務實進取』字句便霎然映入眼簾。今年的施政報告用了較多的段落去揭示曾蔭權對家庭問題的態度和處理。

曾蔭權以『重視家庭』作為一個重要工作路向的章節,並且用了七個段落來闡釋,可見施政報告中對於『家庭』的課題列為一個重要處理的頂目,加上列舉「天水圍」及「東涌」區域的資源缺乏情況,明顯地要對社會的批評和居民的索求作出一點回應。
  
曾蔭權亦表示「重視家庭」為香港人的核心價值觀念,和睦家庭是和諧社會的基石,所以政府的社會政策仍會以支援家庭、鞏固家庭和促進家庭成員的福祉為核心。

他指出,社會福利措施應該是加強而非削弱家庭的功能,不過現時不同的決策局和部門都有涉及與家庭相關的政策和措施,亦有分別處理青年、婦女、長者等事務的委員會及相關組織,可見職權是有或多或少的重疊。加上部份委員會處理的事務較為分割,彼此間沒有協調、交流,因此制訂出來的措施和策略都不能互補。故此,特首現在提出要成立「一個綜合、整體、高層次的家庭事務委員會」以融合現有處理不同年齡和性別人士事宜的各個委員會,化繁為簡。


香港的家庭情況常被人以社會西化、核心家庭為解釋,但與三十多年來政府所行的政策大有關係:地價高、樓價昇、租金貴,市民祇能負擔小面積單位的樓價或租金;公屋租金又與市值樓價掛鉤,兼有富戶政策,成長的子女須離開公屋單位;長者優先配發公屋單位變成子女入住公屋的捷徑;稅務安排不配合,供養父母免稅額每月不到三千元,少過綜緩金額;公屋和私人樓宇的密度化,令人口大量集中,但社區設施配套卻緩緩不落實;工作機會嚴重欠缺,加上工資持續偏低,市民無暇照顧子女,這些都是導致各類家庭問題的湧現。

期望新成立的研究家庭事務委員會事宜策導組,能有效率及建設性地提出有關落實「家庭事務委員會」的組織調整和資源調配,明年中的研究報告就請大家拭目以待。



節錄其他社區人士的回應:

「…至於研究成立的「家庭事務委員會」的目標和具體職能範圍,如何和其他現行相關委員會相互配合,避免在職能上和資源上的重複,正是政府需要深思熟慮的。…」

高靜芝
婦女事務委員會主席
23-11-2006 星島日報

「…在今天貧富懸殊,工資水平每愈下的社會裏,行政長官要講家庭政策,根本就離不開最低工資、標準工時。家庭政策不能獨立抽出來討論,工資水平、工時長短直接影響家庭的幸福。行政長官真的要設立家庭事務委員會,第一個要討論的議題,就應是最低工資、標準工時。 」

陳婉嫻
立法會議員、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
15-10-2006明報


「…家庭事務委員會必須有實權,除了深入研究香港家庭狀況外、亦要制訂政策目標和對各項重大政策進行家庭影響評估。委員會亦應優先處理家庭暴力問題、支援中港跨境家庭,以及推動家庭友善措施。」

方敏生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
19-10-2006 頭條日報

「…如果政府當真把婦委會融入將來的家庭事務委員會中,高舉一體化的「家庭」觀念,容易把婦女的角色局限於其家庭崗位,極有可能進一步加強社會的性別分工和角色定型,加深婦女從屬於家庭的意識形態。…」

蔡泳詩新婦女協進會幹事
25-10-2006明報

網絡日誌 - 「網絡日誌–使用模式」問卷調查發布會




因應網絡日「智」全會事工策略計劃的開展,本年度10 月至下年度2 月將進行一個全港性宣傳的入校程序活動,包括:「十大網絡高手」選舉大賽、「智醒上網」- 入校講座暨全港學界招式設計比賽等,以宣傳及推廣「智慧上網」的校園及社區氣氛。

為著促進會內有關「網上行為輔導服務」的工作經驗交流及認識網絡日「智」- 全會事工的運作內容,將於九月二十一日 (星期四),上午10 時至下午12 時40 分,於總會行政樓6/F 會議室舉行「網上行為輔導服務」工作經驗分享會。同時,在九月二十三日(星期六),上午11 時至12 時30 分,舉行「網絡日誌–高中學生使用模式」調查發佈會,地點待定。當日將公佈接受地區學校邀請進行入校輔導服務,總會亦設立中央聯絡電話以配合有關學校對網上行為輔導的請求,而按求助校方的所在區域轉介服務個案予服務區域內的單位。

有關「網絡日誌–使用模式」問卷調查簡報如下:

目的為了解高中學生使用「BLOG」的行為模式,包括探討使用「BLOG」媒體後,對其他媒體的使用習慣的影響、了解「BLOG」的使用習慣對社交生活上的影響及對「BLOG」的真偽判斷能力等。以協助社會人士認識高中生參與「Blog」網站平台的行為狀況,同時提出如何回應新興媒體現象而進行服務推行的建議。

本調查向本會有提供服務的20 間中學進行,調查時間為7 月6 至20 日期間,其中有12 間學校作出回應,收回有效問卷共739 份,回應率為62%,調查對象為中四及中六學生。在扣除195 人並未使用過「Blog」服務的被訪者,最後有544 名有使用「Blog」經驗的被訪者完成餘下的題目。

從調查結果可見,高中學生使用「網上日誌」平台行為普遍,739 人的回應中,約7 成以上的被訪者均有使用「Blog」服務。從寫「Blog」年資的分析下,過去以女性投入寫「Blog」者行列較男性為多,而近半年則以男性為主。他們使用「Blog」的原因是因為其個人化、互動性及多元化功能,超過九成半的寫「Blog」者均以「內心世界」的題材為主。在使用「Blog」之後,使用者整體對各項生活能力均表示有所提昇,很多的能力表現均超過3 成。尤其於「對電腦認識」(42%)、「創作能力」(40.7%)、「寫作興趣」(40.5%)等的回應均超過4 成,加上在「文字溝通」的使用時間較以往増加最多(22%),及同時接近5 成回應透過寫作BLOG 能加強使用文字溝通的能力(48%)。另外寫「Blog」者也認為除了以上能力外,也能提高寫作興趣、朋友關係及思考能力等,同時也透過寫作BLOG 能加強使用文字溝通的能力。可見參與「Blog」活動有助增強高中學生的創作、寫作及文字使用的能力。

使用者日常生活的項目

參與「Blog」的作者及讀者均重視雙方的回應,也享受兩者的互動關係。雖然有超過6 成的使用者未能確定,甚至不同意BLOG的內容是真實,但是內容的真偽並未影響使用者對「網上日誌」平台的參與。

由於使用「Blog」平台,有助增強高中學生的創作、思考、寫作及文字使用的能力,故此善用電腦及網絡的不同媒體平台,可有助提昇青少年生活中的不同能力。另一方面,「Blog」的普及性及互動功能上的完備等因素,「Blog」可成為另一個跨代溝通、對話及訊息傳播的平台網誌平台,同時也可提供社會服務機構作為提供輔導服務的另類平台。

建議:

由於使用「Blog」平台,有助增強高中學生的創作、思考、寫作及文字使用的能力,故此善用電腦及網絡的不同媒體平台,可有助提昇青少年生活中的不同能力。另一方面,「Blog」的普及性及互動功能上的完備等因素,「Blog」可成為另一個跨代溝通、對話及訊息傳播的平台網誌平台,同時也可提供社會服務機構作為提供輔導服務的另類平台。

社會企業的挑戰

政府撥1.5億展地區滅貧工作

民政事務總署將推行「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政府已撥出1億5,000萬元,於未來5年加強在地區層面防止和紓解貧困的工作,其中3,000萬元用於2006 - 2007年度推行地區為本的扶貧計劃…

政府新聞網 (2006年6月13日)

社會企業的企業觀

工商界的企業有其對股東或投資者的盈利責任,而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發展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則是另一種企業的面貌。從最近民政事務總署推行的「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的簡介內,可見社會企業是以商業與非牟利的公益使命為目標而發展事業,或者換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藉著商務活動,去滿足社會的需求和解決社會的問題。美國成立於1998年的社會企業聯盟 (social enterprise alliance),對社會企業的看法是:企業從商業活動所獲得的利潤,其實是為了實踐企業的慈善目標。因此,「賺錢」對於社會企業來說,是支持非牟利事業或社會服務發展的一種策略,而非最終目的。香港在經歷九七金融危機、美國「九一一」及「沙士」等事件的影響下經濟不景氣引致社會福利資源緊縮,也導致不少非牟利團體或組織面臨籌款不易和經費萎縮的困境,若要依賴外界的資源維持組織的運作和服務的提供,是愈來愈困難的。為了同時追求社會價值和經濟自主,在外國早已被討論得很熱烈的社會企業,其風潮也被引入香港。從每星期日於亞洲電視台播放的「助人自助闖新天」節目,以至社聯成立的「社會企業資源網」網頁等,可見政府及社福界對推動社會企業的發展不遺餘力。社會企業並在政府的推動及津助下而相繼成立,包括香港心理.生會屬下的「明途聯繫有限公司」,以從事有關清潔及物品零售等多元化業務為主、協青社的「協青就業速遞服務」,以設立速遞公司,給予待業青少年穩定的工作及訓練等。

社會企業的挑戰

根據從事多年非牟利組織顧問工作的Peter C. Brinckerhoff在「非營利組織標竿管理」一書裡,認為社會企業既然不能避免像一般企業般出現風險投資的特質,因此,從創新的角度來看,非牟利組織若要成為社會企業,則必須體認組織未來的發展,正如「伙伴倡自強」計劃內強調的「可持續」發展概念,這種特質勢必和長久接受政府津助或「一筆過撥款」等方案委託的組織不同;換句話說,非牟利組織必須脫離依賴者的角色,而要有更大的拓展及革新精神。而這樣的看非牟利組織一個新的思考方向,有了社會企業的概念,而是否真的能夠成為「企業」,猶待考驗。還記得七月四日於禮頓山社區會堂,民政事務總署舉行的「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簡介會完畢後,與同工們的閒聊間,也有同工表示:「非牟利組織所經營的事業,事實上很難與一般的企業競爭的;想想一個企業的成功,來自於財務、行銷、產品製造等各領域的專業人士通力合作,非牟利組織裡卻只有一種人,那就是『熱心的人』或『勇敢的人』,推動企業發展的專業程度明顯地不足,要成功還有一段時間要努力。」所以,從營運發展的角度來看,部份已有社會企業組成部份的社會服務機構,例如「香港傷殘青年協會」(1995年開始發展印刷及設計公司)及「香港心理.生會」(1997年開始「卓思廊」綜合商店服務)等,由於歷史發展已有一段路程,與消費市場亦建立一定的連繫,也成為成功的社會企業典範,而其他大部份由非牟利組織提供的事業部門,如果抽掉政府的補助經費,則可能無法持續下去。

總結

對於經歷社會服務界多次改革洪流的同工來說,新興的社會企業風潮或許是一次「舊瓶新酒」式的延續,正如本會的社會企業組成部份 - 酒店業務早已發展規模,但是對於發展第三部門的社會企業角色及責任,從政府的津助架構以至脫離而成為自負盈虧,甚至在扣除經營成本而有盈利收入等,無論是非牟利組織本身或是整個社會對於非營利部門的認同等,都必須對社會企業這個課題有更深的認識,以令社會服務界能有更新及改革的機遇,達致正如「伙伴倡自強」計劃所倡導的信念及使命。

網上文章參考:

李嘉誠(2003):<公司簡介>。和記黃埔有限公司。
http://www.hutchison-whampoa.com/chi/about/csr/csr.htm

曾蔭權(2006):<行政長官於「商界展關懷」計劃嘉許典禮致辭>。政府新聞公報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602/13/P200602130176.htm

社會企業資源網
http://www.socialenterprise.org.hk/chi/

社會企業聯盟(Social Enterprise Alliance)
http://www.se-alliance.org/

「助人自助闖新天」節目
http://www.hkatv.com.cn/infoprogram/06/selfreliance/

協青就業速遞服務
http://www.youthoutreach.org.hk/c_yes.htm

明途聯繫有限公司
http://www.mentalcare.com.hk/

香港盲人輔導會 - 「流動按摩隊」服務
http://www.hksb.org.hk/Chinese/health.html

Peter C. Brinckerhoff (2004)「非營利組織標竿管理」。智勝出版社。

2007年1月27日 星期六

婚紗印記

 
Posted by Picasa

bie bie


含蓄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