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30日 星期二

遺忘的信:某年八月二十三日


那 一 刻 , 我 真 的 很 迷 惘 . . .
十 二 月 無 人 夜 (在 醫 院 的 病 床 中), 北 風 吹 我 心
心 內 滿 是 憂
腦 裡 盡 是 愁
完 成 了 學 業 (社 工 碩 士) , 為 前 路 , 不 知 為 甚 麼
得 到 了 , 踏 上 了 , 卻 不 想 走 下 去
生 活 像 是 虛 , 捉 不 緊...
將 來 似 是 空 , 猜 不 透 ...
而 , 又 有 誰 伴 我 走
但 , 我 信 祂 那 手
實 在 而 緊 扣 , 溫 暖 湧 心 頭
人 生 本 是 滿 風 雲
靠 著 祂 , 難 題 縱 是 沒 來 由
我 必 能 走 過 , 活 出 振 奮 的 豐 收 。


八 個 月 前 到 現 在 ( 由 我 入 醫 院 起 ) , 其 間 的 心 情 轉 變 , 就 如 上 述 , 由 悲 轉 喜 。 其 間 的 生 活 經 歷, 亦 算 是 人 生 一 個 轉 捩 點 , 感 受 很 多 , 更 感 受 到 那 一 直 伴 著 我 前 行 的 朋 友 仍 然 是 祂 。不 自 覺 地 想 起 六 年 前 留 學 英 國 的 日 子...

升 讀 英 國 的 大 學 後 , 找 著 CityPoly 的 同 學 , 一 塊 兒 租 屋 , 滿 以 為 一 切 就 都 這 般 簡 單 順 利 地 發 展 下 去 , 我 也 可 以 安 心 上 我 僅 有 的 一 年 的 大 學 。可 惜 我 們 的 關 係 搞 得 不 好 ,情 緒 低 落 到 極 點 。 加 上 學 科 選 擇 出 了 問 題 , 教 會 又 出 現 問 題 , 憂 慮 重 重 。 我 很 累 。 很 想 停 下 來 休 息 。 記 得 一 次 , 一 如 以 往 , 我 在 校 園 內 急 步 趕 上 那 日 的 第 一 堂 課 。 走 到 課 室 外 的 石 階 突 然 間 腳 步 逐 漸 放 慢
,終 於 停 了 下 來 , 一 動 不 動 的 站 著 。 剎 那 間 , 我 問 自 己 究 竟 為 甚 麼 要 上 大 學 , 為 甚 麼 要 走 下 去 ? 人 生 的 意 義 我 根 本 摸 索 不 到 , 難 道 放 棄 是 唯 一 的 解 決 方 法 嗎 ?

我 不 想 放 棄 , 難 得 可 以 排 除 萬 難 的 讀 書 , 進 大 學 , 行 到 這 一 步 已 經 不 易 , 一 旦 放 棄 , 豈 不 是 前 功 盡 廢 ? 況 且 人 生 已 經 差 不 多 過 了 廿 十 八 個 年 頭 , 雖 然 還 (年 輕) , 但 卻 不 值 得 在 這 時 重 新 開 始 。 後 來 我 不 再 想 , 深 呼 吸 了 一 下 , 抬 頭 望 天 , 天 仍 然 是 灰 藍 , 深 知 道 自 己 仍 然 活 在 現 實 中 , 於 是 向 前 踏 出 第 一 步 , 漸 漸 加 速 腳 步 , 走 進 課 室 。 現 實 生 活 中 本 來 就 沒 有 太 多 的 選 擇, 我 還 有 必 要 作 無 謂 的 思 想 掙 扎 嗎 ? 我 一 個 人 ,怎 樣 選 仍 是 那 麼 的 一 個 人 。 我 很 想 倚 靠 主 走 過 這 一 條 路 , 但 是 怎 麼 我 感 受 不 到 祂 在 我 的 身 旁 。 雖 然 我 相 信 祂 從 沒 有 放 棄 過 我 , 但 為 甚 麼 那 時 我 的 手 只 是 觸 摸 到 空 氣 中 的 迷 惘 ? 明 天 , 我 真 的 不 知 怎 樣 的 繼 續 活 下 去 。 我 常 常 的 在 問 神 : 您 在 哪 裡 ? 您 不 是 要 牽 著 我 的 手 同 走 嗎 ?

在 我 返 回 香 港,加 入 外 展 工 作 後,也 是 問 這 個 問 題: 您 在 哪 裡 ?在 我 順 利 升 讀 香 港 大 學,攻 讀 社 工 碩 士 課 程,也 是 問 這 個 問題: 您 在 哪 裡 ? 在 我 暈 倒 於 街 道 中,送 進 醫 院 後,也 是 問 這 個 問 題: 您 在 哪 裡 ?某 一 晚 , 無 意 中 從 信 堆 中 找 到 一 張 從 前 香 港 友 人 送 給 我 的 書 籤 , 印 著 一 位 叫 辛 名 所 寫 的 詩 , 細 看 之 下 , 很 感 謝 神 , 因 祂 回 答 了 我 的 禱 告 。 這 首 詩 叫 「 總 能 走 過 」:


不 必 問 漫 漫 長 路 怎 樣 走
想 多 了 我 會 憂 愁
把 明 天 — — 幻 想 中 的 重 擔 一 起 挑 上 肩 頭
明 天 , 我 也 許 還 有 無 數 個 明 天
也 許 沒 有
但 我 們 總 以 為 自 己 尚 有 無 數 個 明 天
背 負 著 明 天 數 不 盡 的 愁 煩
我 如 何 夠 力 承 擔
眼 前 的 一 步 才 是 實 際 要 走 得 好
明 日 , 那 管 是 遙 遠 處 是 高 山 低 谷
我 總 能 走 過 , 靠 著 主 我 必 見 您
把 苦 難 變 作 祝 福
把 死 亡 化 為 復 活 。

現 在 我 知 道 了 , 過 往 我 實 在 將 太 多 憂 慮 放 在 自 己 身 上 , 而 並 沒 有 將 一 切 的 憂 慮 卸 給 神 。 我 並 沒 有 當 神 是 真 正 的 朋 友 。 我 相 信 , 在 人 生 路 上 , 神 一 直 願 意 伴 著 我 們 每 一 個 人 走 , 但 這 卻 在 乎 我 們 有 沒 有 當 祂 是 我 們 的 朋 友 , 有 否 讓 祂 在 我 們 心 中 佔 有 一 個 重 要 的 位 置 。 現 在 最 重 要 的 是 「 眼 前 的 一 步 才是 實 際 要 走 得 好 」 , 雖 然 可 能 會 講 得 出 未 必 做 得 到 , 但 經 歷 過 這 次 以 後 ,我 會 更 加 珍 惜 眼 前 所 擁 有 的 一 切 , 更 加 懂 得 去 享 用 神 所 賜 給 我 的 時 間 及 朋 友。

某年八月二十三日

2007年1月29日 星期一

協青社 - 「協青就業服務」的實踐 被訪者:業務發展經理潘小傑先生


前言

芸芸眾多進行社會企業的社會服務機構中,據『協青社』創辦人 - 李文烈神父所說,『協青社』是第一個將就業服務當作商業項目來經營的機構。直至現在仍設立協青就業服務這個工作訓練平台,給予青年人穩定的工作和訓練,培養他們對工作產生興趣和毅力,從工作當中學習與同事及別人之間的相處,工作表現滿意時,『協青社』便把他們轉介到其他機構或公司工作,最後達至自力更生的目的。

全名為「協青就業服務」(Y.E.S. – Youth Employment Start-up Program),主要向青年人提供不同的工作訓練平台,包括︰協青就業速遞服務、7- Eleven便利店、餐廳、髮廊及資訊科技發展工作坊等。是次訪問的對象為『協青社』業務發展經理潘小傑先生,加入協青社已五年多的時間,其負責工作範圍為統籌、拓展及督導有關就業服務的推行,以下是節錄其有關訪問內容(鄧:鄧永昌;潘:潘小傑):

成功因素

鄧:『潘先生,可否對於你們所推行的「協青就業服務」,向我們分享有關計劃推行的成功因素呢﹖』

潘:『由現在算起來,「協青就業服務」由觀塘「蒲吧」開設第一間屬於協青社的7- Eleven便利店年代起,已推行了五年多的時間,就業計劃的規模及合作企業伙伴的數目也見增加。回顧計劃推行的成功因素來說,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如何在社會企業的業務管理上,找到合適的管理者。有修讀市場學或其他學院背景的資歷不是影響計劃成功的必然因素,事實上,合適人選的條件包括:對業務發展有實際工作經驗、靈活變通及成熟的性格、豐富的人脈網絡等…由於社會企業的成功關鍵為必須具有真正的企業精神,懂得如何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與其他中小企業作競爭也見重要,故此,具備商業背景及經驗的人士來營辦社會企業是為成功的關鍵。過往亦曾於觀塘7- Eleven便利店聘任有社工資歷的同工來擔當業務經理,但礙於實務背景及兼顧社工角色上的限制上,使職務及角色未能完全發揮,也引致後來轉變聘用具有熟悉業務運作背景的同工來擔任此職。』

潘:『另一個成功的因素,是在發展社會企業的工作上,應去除非政府機構(NGO)角色的包袱。由於社會服務界的資源來源長久以來給與外界的印象為受政府資助,往往予商界存有「派福利」的印象,而對於代表社會服務機構而向商界進行企業合作發展的同工,商界又常被認為「以資本主義為先」,未有盡社會責任。這樣的溝通鴻溝,不但無濟於事,亦會影響到相關拓展合作空間及措施的成效。故此,瞭解商業運作、「僱主」的立場、發展和管理好與企業及僱主的夥伴關係(Partnership Relationship),將可令兩種想法並存,亦可締造「雙贏」(Win-win)的局面。事實上,個別願意擔當社會責任的企業,或會不持雙贏的立場而對社會服務機構進行合作,但是在長遠的合作發展上是不能持久的,企業在資源的分配亦有其合乎商業利益的考慮。例如,本會進行的7- Eleven便利店就業服務,對回饋企業提供就業實習名額,社會服務機構的角色便是協助於企業崗位內受訓的青年人,在有關的工作態度及技巧上有所裝備,當受訓完成後,學員將被推薦於牛奶公司屬下的零售店或其他單位所用,使企業或僱主有所得益。』

鄧:『對於推行有關「社會企業」的服務,除了成功的因素外,有甚麼關鍵的事項是需要我們要留意呢﹖』

潘:「評估發展新企業服務的資源來源,以了解接受資源所附帶的條件及目的,以確定資源分配的優先次序。由於商業運作上的投資是必然有風險,故此在進行某類型的社會企業運作,應對投資的財力及人力資源作出評估;同時,在進行新的社會企業合作上,應尋求與既有業務運作的企業伙伴合作,以減少投入資金的風險及業務營運分工上的兼顧。」

潘:「選取行業上應符合所服務年青人的資歷狀況,行業特性以非專業化及大眾化為主,資金營運較易管理,資源配合及組織亦以簡單為佳。」

鄧:「除了在選取社會企業性質前的預備工作外,運作分工上有沒有要注意的地方呢?」

潘:「業務營運管理者與就業輔導員亦必須有明確分工,使到有關商業運作由專人打理,而對於學員在受訓及實習期間所遇到的個人問題,也可有社工背景的同工進行輔導及跟進。兩者的明確分工,有利學員一方面可面對實際的工作環境及要求;另一方面可在工作上遇到問題時,可有一個隨時作出支援的同行者給與關心及意見。」

個案跟進

鄧:「你們是如何各參與此頂計劃的青年人給與跟進及評估呢?」

潘:「就業輔導員均為註冊社工,他們會對學員在就業崗位的工作情況及適應上,每星期都會分別與學員及僱主進行面談,以進行進度評估,協助學員在就業態度、適應及待人處事的技巧上得以改善。學員約經過一年的就業實習時間,便轉介往就業市場的就業崗位,就業輔導員會繼續跟進三個月的時間,以協助學員在就業崗位上的適應。」
潘:「…以一年時間作為就業實習時間的選取,是由於可供更多有需要的青年人接受此項計劃的培訓及實習,以及對參與的學員提供目標及方向以進入未來的就業市場。另外,由於提供此類型的就業實習名額的合作企業或僱主,為顧及基本的日常營運關係,其所給與的名額亦不多,故此,以運用有時間性約束的合約制目標來推行就業實習,對計劃的受惠者更為有效。」

鄧:「那麼就業市場的空缺如何覓得及如何與提供職位的僱主保持關係呢?」

潘:「除了輔導工作的跟進外,就業輔導員必須在就業市場中開拓可提供有關職位的機會,以供學員申請。就業輔導員亦為僱主及學員的橋樑,跟進與合作企業或僱主的溝通及關係,緊密地向已就職的學員提供協助及輔導,加強其參與新職位的適應及信心,也間接地建立企業或僱主與本會合作關係的信心。」

鄧:「學員於就業崗位上,最重要學習的要點是甚麼呢?」

潘:「對於參與就業實習的學員來說,良好工作態度的建立至為重要。有良好工作技巧的青年人,不代表其工作操守及態度同樣地良好,禮貌、與人相處、準時或「有交帶」等行為表現,是作為僱員一個最基本的應有工作態度,使到能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中也能表現出來,因此,社工所給與學員的支援及服務,以學習良好的工作態度及操守至為重要。」

鄧:「如何考慮其在實習崗位上的個人發展及出路呢?」

潘:「社會企業的運作也要考慮人事的升遷,以發展學員的領袖才能,可以鼓勵學員以過來人及訓練者的角色,將其累積的經驗與新加入的學員及別人分享,令相方及其他人都有裨益。另外,在建立社會企業的津貼或薪酬上,就業實習的津貼及薪酬須低於就業市場的水平,以鼓勵學員有動機地投身於真正的就業市場,自力更新地找尋合適的職位,由學員學習如何獨立地開展自己的職業生涯,達到本計劃所期望達到的目的。」

運作及回應

鄧:「推行社會企業與商業營運有甚是不同呢?」

潘:「兩者確是有所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一般企業的情況是表現良好的僱員是會繼續留在崗位,表現不足的話會被辭退,但是在社會企業所行的機制及理念正正是相反,對於學員在社會企業中安排就業實習崗位表現良好的話,實務培訓的階段便會被終止,及被協助轉往就業市場進行自我謀生,而表現不足的學員則會被延長實習的時間,以便評估其不足的狀況給與補足及進一步的裝備。」

鄧:「參與計劃的同工及學員,他們的回應是甚麼呢?」

潘:「部份同工認為,由於社會結構的轉形,要求各人自我增值,在棄弱留強的情況下,令到低學歷及低技術的青年人,很容易被社會所遺棄,在缺乏就業機會下,使他們欠缺了社會人士給他們的一份專重及認同,從而成為社會上所認定形容「負面的一群」。「協青就業服務」裡就好像一個特訓營,藉著工作,令他們尋找自信及肯定。另一方面,學員對協助他們渡過工作上的適應及難關的社工及其他同工,表現莫大的感激;對計劃實踐的成果,亦表示莫大的肯定。學員表示機構同工對他們的容忍度高,了解其工作表現未如理想的背景及原因,表示諒解及支持。對於與商業機構的最大對比是協助他們的社工及導師,均充滿人情味,也明白他們的內心感受,在求職的支援上也為他們爭取機會,協助他們渡過工作適應上遇到的困難,改變他們一貫做處事態度及性格,令學到的東西能套用他們的生活上。故此「協青就業服務」確令到他們在成長及職業生涯上有莫大的幫助。」

鄧:「在面對社會的急劇變遷中,學員在有關就業技巧及裝備方面,將遇到的困難是甚麼呢?」

潘:「香港已進入了知識型的社會經濟模式,對舊經濟時代成長的部分階層及欠缺應有裝備的青年人,對適應這種發展趨勢是會感到非常吃力。對於年青的一代,如不對自己在知識上有更多的裝備,他們的競爭力必會減弱。以低學歷及勞動力為就業條件的青年人,在面對知識掌握不足及人際關係缺乏的情況下,其職業的晉升及生涯發展將會更漫長;與他們同行的就業輔導員,亦在就業市場職位與青年人的裝備、及切合需要等,所投放的資源將會更多。」

爭議性問題

鄧:『以你們推行「協青就業服務」的經驗,建立「社會企業」的運作模式會有甚麼的爭議性問題需要面對呢?」

潘:「社會企業可為弱勢社羣提供職業訓練及工作機會,而最終為達致社會價值的目的。其運作的營運成本及盈利與否取決於能否獲得稅務豁免的優惠,但是向政府申請稅務豁免是會連繫到一些爭議性的觀點問題。由於社會企業亦為商業運作的一部份,對於政府的立場來說,更為擔心的是會與現時的中小企造成不公平競爭。稅務豁免可以帶來庇護社會企業的結果,或是建基於社會企業的特殊目的,社會應給與支持,以上兩者對社會企業的觀點及取向,也影響社會企業進入競爭性的商業平台中,出現截然不同的發展歷程。

潘:「另外,與其他企業或僱主的合作,也要有法律上的考慮。由於本機構所身處的建築物為香港賽馬會所贊助及興建,地下物業是以牌照費的形式與企業或僱主進行社會企業合作,而不是以「租賃」的名義進行,這也反映對社會企業的商業行為上應有審慎的考慮。」
建議

鄧:『最後,有甚麼的建議可讓其他同業欲發展「社會企業」時可作考慮呢?」

潘:「其中最重要的是:理想的社會企業合作模式不是以投資金錢為主,而應是與既有業務營運的企業進行合作為佳,除了可減少投放發展社會企業的資金不足的問題外,在社會企業中的商界企業與社會服務機構的分工上也見清晰,社會服務機構也能專注進行有關社會目的的工作。故此,最後也返回要尋找可合作進行社會企業的商界夥伴至為重要。」

潘:「另一方面,同業應明白現時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接納程度較以往為高。企業除了明白社會企業的合作基礎可帶來經濟效益之外,亦會為參與社會企業而獲得的社會責任實踐經驗,為其公司增加了服務的內涵及特色,有利其邁向國際化合作及擴展市場方面帶來某程度上的得益,因此,發展社會企業的合作空間是十分廣闊的,條件是社會服務機構能否以雙贏的立場建立與企業互惠得益的合作基礎。同時,也要充分拓展及運用機構在社會中的人脈網絡,爭取更多的合作空間及資源,例如,可運用服務機構本身的執行委員會內成員的社會人脈網絡,擴展與商界合作的空間,甚至動員同工將視野擴展至商界網絡,以平等互惠的關係模式進行拓展及合作,使到更多身處不利條件的青年人可順利投身就業市場,貢獻社會及獲得社會人士的接納及專重。」

<訪問完>

2007年1月28日 星期日

最低工資的爭論



專訪:柴灣會所「地區清潔隊」

在03至04年期間,溫奕民同工於柴灣會所推行一個名為「鴻圖清潔公司」的服務計劃,是為社會企業的一個例子。由於現行民政總署所負責推行的「伙伴倡自強」計劃,十分強調運用「社會企業」的手法及運作模式,以落實於協助地區弱勢社群建立創業及就業的服務計劃中,故此嘗試訪問有推行此類模式及手法的同工,以了解其相關經驗的分享及意見。以下簡稱:K代表鄧永昌,R代表溫奕民。

K: 過往你曾負責推行「地區清潔隊」的服務計劃,學員經過培訓及就業裝備後,他們自行創業及承接外界的清潔服務工程,推行手法及模式是否與「社會企業」有關呢?
R: 相信是有關的,由於這個團體不是純綷的營商組織,亦不是純一般的社會服務,是透過企業策略及商業運作,為達至我們社工常倡導的社會目標,所以是「地區清潔隊」是運用「社會企業」的手法去推行的。
K: 現在社福界常將「社會企業」帶上話題,民 政 事 務 總 署 亦在六月推 出「伙 伴 倡 自 強」社 區 協 作 計 劃以供申請, 從政府現階段有更多資源的投入,對比那時候的情況,你的看法如何呢?
R : 現在的資源條件當然比以前好,至少政府願意提供撥款協助弱勢社群進行有關創業的工作,提供了申請基金贊助的機會。回想當時協助一班為數10名約15-19歲的青年人,經過一連串的就業裝備培訓及購置工具後,參與創業自僱及承接外判的嘗試,過程之中是十分艱難的。
K: 最大困難在那一方面呢?
R: 主要是當時購買清潔工具的資金難湊集,要有謀生工具才能夠充分地於市場中發展,後來,幸得會方資助金錢以購買清潔工具及會內單位提供機會予他們嘗試工作,才使清潔隊的創業難關渡過及工作能順利地開展。
K: 當時所承接的生意多不多?
Raymond: 都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生計,生意除了來自會方單位提供外,會外的外判工作,例如黃大仙商場、渣打銀行都建立一定的合作關係,不過所獲得的生意都是少量,同時外判工作由於要經過「三至四判」才給與清潔隊機會以承包工作,故此只維持有限度的利潤…加上所承接的工作都分佈在不同的地區,由於地域上的限制,又沒有自己擁有的交通工具,使到耗費於交通上的時間及金錢甚多,所以…
K: 之後如何?
R: 後來,由於不能在微薄的利潤下維持合理的收入,所以經過運作一年左右而結束。
K: 從這些經驗中你會提出什麼的建議?
R: 政府應在外判工作的政策上,對推行「社會企業」式的組織加以彈性的優惠及鼓勵,例如在外判及招標的過程中給予「他們」一定比例的優惠,以扶持他們突破商業機構財力及資源充足的優勢而有機會承接工作及創業的機會。在過往經驗中,「他們」是缺乏較佳的資源參與市場上的競爭,但是要為著令他們能順利過渡至「市場制度」上的適應,而政府又在提借「社會企業」的運作模式以協助他們自行創業及融入就業市場的話,政府是責無旁貸地加以協助的……。
K: 其實,社會競爭力的提昇是否亦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呢?
R: 是呀!無論以什麼形式的社會企業活動以協助受助人參與「自強」式就業的途徑,如何提昇其競爭力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政府、商界及社會人士應加以關注,如何協助他們在受助及自助後,順利過渡至「自強」所包涵的目標,這是十分需要有很多不同層面的政策及機制的建立,否則只有空有理想的口號,始終不能令弱勢社群受惠。
K: 多謝你的訪問!

訪問後感

對於以上與Raymond的談話,令我在整理訪問內容時有以下的回應:

1.  接受政府外判的工作幾乎是零。
從翻查資料可見,現時政府外判工程的規限相當多。例如向房屋署爭取得到工程的註冊公司,必須先要列入房屋署的外判公司名單內,他們必須具備5年經驗和支付150 萬元按金(註1)。同時,亦要累積進行指定工程數目的工作經驗,例如在完成1,000 萬元的工程後,便會被列入外判名單內,然後才可競投房屋署的工程。故此,要由政府帶頭來給與社會企業的發展空間,在現階段其實是相當困難的。

2. 租金減免優惠
政府亦可為社會企業提供租金減免優惠,善用政府的現有資源,提供如街市或屋邨商場空置多年也沒有租出的單位,讓社會企業使用、進行宣傳或創業。此外,政府亦應重新檢討採購政策,推動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向社會企業批出更多服務合約,例如英國政府便訂有官方指引,把社會企業納入政府的採購程序(註2)。

當然,在給予社會企業任何優惠和豁免時,不應對現時的中小企造成不公平競爭。所以,上述擬議措施並不是要庇護社會企業,而是建基於社會企業的特殊目的,為社會企業營造公平的環境,讓社會企業可以在符合進入競爭商業社會的平台開始起步。

3. 政府政策支持。
其實,海外也有很多例子,說明了各界給予社會企業支援的重要性。英國貿易部於2001 年設立社會企業處(註3),為社會企業提供稅務優惠;而美國的社會企業除獲得稅務補助外,也得到商界的大力支持(註4)。由於社會企業可為弱勢社羣提供職業訓練和工作機會,台灣政府亦大力推動社會企業的發展,並於2002 年設立「身心障礙者庇護工場設立及獎助辦法」(註5),為設置庇護工場以聘請智障人士的社會企業,提供設施和設備、房屋租金和裝修費用,以及人事費和行政費。此外,台灣政府亦給予個別社會企業土地承擔特許權,並為社會企業的專業人士提供人事經費補貼。

參考資料:

註1:房委會名冊管理資訊系統,
http://comis.housingauthority.gov.hk/ha/chi/procurement_4.html#a1
註2:社會企業聯盟 (The Social Enterprise Coalition),www.socialenterprise.org.uk
註3:MSEI - Merseyside Social Enterprise Initiative,http://msei.org.uk/

「社會企業」討論區

自從助人自助闖新天的節目開始,直至知悉民政事務總署推出「伙伴倡自強」計劃的申請基金邀請後,社福界所談論的話題似乎總是離不開「社會企業」這個名詞。向身旁的同事詢問一下,他們都對這個名詞的概念都有不同的見解,所以請問在這個討論區內,有沒有人可以解答一下?


「社會企業」在香港好像是一個新興的名詞,但實際上,一直以來,香港都有一些公司或非牟利機構是以社會企業的模式運作,好像一些由商業機構成立的附屬企業,便自資開辦社會服務中心(註1),目的是達致商業機構的企業社會責任,另外有一些由非政府機構成立的自助組織,目標是為弱勢社羣提供就業機會,提升受助者的信心和能力,其對象包括低技術工人、殘疾人士和單親家庭等。

根據香港理工大學第三部門教研室的統計(註2),香港現時有48 間非政府機構,以社會企業、合作社或社區發展計劃的方式,營辦合共187 個社會企業單位,當中三成屬於製造及零售業,另有三成屬家居服務,一成屬清潔服務和一成屬飲食業。

海外經驗顯示,社會企業融合社會和商業目標,讓弱勢社羣在實際工作中實習,有效提升他們的能力和信心,以便重投勞動市場,同時也可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多創新的服務和產品,對受助人和社會均有好處。但是,亦由於社會企業須在謀取利潤和達致社會目的這兩方面取得平衡,因此,實際上要有多方面的專業支援和知識,並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才能成功。

其實政府可以積極去做以下的措施:
一、透過學校及社區上的宣傳和教育,確立社會企業的價值和提升大眾的認知;
二、促進跨界別合作,發展多方面均能參與的平台,並促進夥伴關係的建立,讓各界能在互補所需,互惠互利 的環境下,擴展合作空間;

同時要為社會企業訂定切合實際需要的支援服務,包括提供資訊、基礎培訓、友導式輔助等,以提升弱勢社群的社會資本;仲有要消除有礙社會企業發展的行政及政策障礙,為社會企業締造有利成長的環境。

參考資料:

註1:例如:理光 ( 香港 )有限公司成立的「理光活力社」,http://www.ricoh.com.hk/about/tc/awards/company.asp
註2:香港理工大學第三部門教研室,
http://www.polyu.edu.hk/apss/Third/background.htm

「可持續發展」與我何干? - 一個社工的反思

社工的角色及責任是否會涉及「可持續發展」的實踐信念呢?從來都以為,「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只是一門關於環保的科目。但隨著對此題目的認識增加後,才明白到「可持續發展」所覆蓋的領域其實是全人纇的文化、經濟、社會、以及生態環境。除環保外,文化遺產的保存和管理,以及減低貧窮人口等,都是「可持續發展」中重要的議題。

世界環境委員會早於一九八七年對「可持續發展」的闡釋是:「在滿足當代人需要之同時不剝奪下一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 」香港政府在九十年代中亦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不過,「 可持續發展」概念在香港似乎只與環保及經濟扯上關係,忽略了社會的層面,事實上,對如何建立一個公義的社會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向,而此範圍正好是社工的責任及功能所發揮的地方,從事的理念也必然涉及上「公義」的課題。

昔日的北斗星,雖然偶爾也會被批評為攪事份子或壓力團體,但其就政府施政失誤及社會的不公義現象所作的批判與建議,即使不一定全盤獲得政府或輿論認同,但其為弱勢社群請命的角色也總會獲得肯定,即使社工所採取的手法有時頗為激進,但在以往政治空間狹窄、官大民小、無從問責的年代,巿民是理解甚至認同的。與此同時,很多巿民在日常生活中接受過社工的關心及服務,深受他們的熱誠及幹勁所感動,使他們在無助的劣境中得解燃眉之急、在氣餒中得以重新振作、甚至在犯錯之後重過新生,可以說,巿民對社工是感激及讚賞的。

但是在過去十年間,香港社會福利界不斷遭受巿場化及管理主義的涮洗,在政府主導下,在神聖不容挑戰的「小政府、大社會」、「成本效益至上」、「顧客至上」等潮流口號下,福利機構忙於應付削減資源、服務表現監察、改變津助模式、競投新服務等「動作」,卻漸漸淡化了我們在努力擔任「服務提供者」這角色之餘,尚有作為社會的批判者、改革者、價值守護者的角色。社工身為社福機構的成員,在不知不覺或身不由己之下,也被這股洪流吞噬,勉力在做足多重交待,例如服務、財政、行政、專業之餘,再鼓其餘熱與餘勇多做一分,多行一步,為使命及理想而疲累地委身。

社福機構需要清醒地反思最基本的問題 - 我們的存在是為了甚麼?是做正確的事重要,還是把事情做得多、快、省更重要?我們應專注於價格(price)的事、還是看重守護社會公義/值(Value)的事。當看到有關「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資料中,所強調的「為下一代著想」時,不禁令我再次省察作為社工的角色,如何去面對資源重整、管理主義、成本效益至上、巿場化等問題的衝擊。

聯合國持續發展委員會在一九九五年將「可持續發展」指標劃分作四個範疇,包括環境性、社會性、制度性及經濟性。其中「社會性」是涉及消除貧窮、及公義社會的資源分配;而「制度性」是指建立健全制度,以容讓不同社會人士參與政策制訂,共同決定他們的生活、環境和資源分配。社福機構應從中擔當一個甚麼的角色以有助落實「可持續發展」的信念呢?社工亦應如何調較或重整實踐的使命及角色呢?有人說社工是社會改革的先鋒,是社會價值的守護者,是優質服務的提供者,對於「可持續發展」所強調的「公義」及「福澤後代」等訊息,是要我們反思我們的存在意義;還是要我們把持既有社工的信念及方向呢?….

從保衛天星碼頭運動,反思到「城市規劃」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保衛天星碼頭事件」

零六年年尾本港其中一宗最為矚目的社會事件,莫過於「保衛天星碼頭事件」。甚至有人認為隨著參與者的規模,由部份熱心市民、專業人士及文化團體,擴展至廣大學生、學者以至全香港市民,應可被稱為「全民運動」。無論如何,事件或運動也好,也揭示兩套不同的城市規劃取向的衝突。一方面,市民對集體回憶及文化的重視,關懷自己的歷史,渴求民主參與規劃公共空間;而另一方面,政府官員卻依原則及計劃來辦事,由上而下地,對專業團體提出的另類方案不作考慮,市民提出要求暫停清拆天星,再作商議研究,亦得不到答允。
回顧整個天星碼頭及附近地區的規劃過程中,可見問題重重。一方面,政府在多年前考慮公眾對填海工程意見時,諮詢的重點只局限於土地用途,政府的行動被認為沒有就著清拆天星碼頭的決定作全面而廣泛的諮詢;另一方面,古物及古蹟諮詢委員會曾表達支持保留天星,政府卻未有對此建議作出回應。反對清拆者批評政府對文化涵義、社會記憶和歷史保存,皆一竅不通,及缺乏以人為本的精神,進行「公民抗命」是必然的表達方法。


從以上的政府與反對清拆者之間的社會矛盾,可看見「城市規劃」的重大決定及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是息息相關的。讓我們來看一看內裡的含義:

「城市規劃」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傳統城市規劃(Urban Planning)的實踐焦點都是放在土地運用方面。但是在二十世紀晚期的新思維發展下,城市規劃被認定為涉及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多方面的規劃。目的是創造一個更好的城市空間,讓市民可以健康及幸福地生活。隨著社會的演變,城市規劃的理論和實踐亦衍生出不同的取向。最重要的改變是從一個由上而下,轉到由下而上(Bottom-up Approach)的規劃過程。傳統上,規劃都是按法定程序及以專家為本的規劃為主,但現在漸趨向一個以群眾為本,以人為本和更重視溝通的務實新取向。故此,公民參與(Citizen Engagement)便成為城市規劃中一個重要的原素。


這是指規劃過程從過往只是純粹知會公民,轉變為促成政府、私人機構與公民社會建立夥伴關係,使規劃過程更加開放,讓社會各階層人士都能參與。各方對話有助集體智慧的產生,因為不同的人士能為規劃的議題提供不同的知識及觀點,從而可以更能全面地考慮問題及訂立規劃方案。能否在規劃過程中把社會各方凝聚一起,關鍵在於有沒有富創意的整合方法,如會議、規劃工作坊等(見資料箱,同工亦可參考其方法運用於社區活動中)和怎樣去持續地與社會各方互動,讓各種不同的想法最終得到整合,從而制定一個能反映該社區價值觀的規劃方案。


參考資料:
Nick Wates. (2000). Guiding Principles for Community Planning. 瀏覽於:
< www.caledonia.org.uk/papers/CP%20Guiding%20Rules.pdf>

和諧家庭

政府於十二月四日成立了一個23人的策導組,主要為去研究應否成立另一個「家庭事務委員會」去處理與家庭有關的政策事務,而工作報告將於明年中完成。從行政長官曾蔭權發佈的施政報告中,提及會考慮成立一個高層次的「家庭事務委員會」,以回應社會內普遍的訴求,為家庭事務的政策上提出長遠性的策略及方向。現階段政府主動成立策導會,以邀請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加入,使到「家庭」的課題可被提昇至政府政策的層面作討論,也有利對施政報告中提及的「和諧家庭」概念作進一步的演繹。

回看近期即將清拆的石硤尾公共屋邨,興建於本港正值經濟發展騰飛初期的五、六十年代,昔日的家居及公共設施雖然簡陋,例如開放式廚房及公共浴室等,以今天的生活標準來看,可以是難以接受,但是,昔日老幼窩居一室,互相忍讓扶持,鄰里之間互相照應,正是體現「和諧一家」的氣氛。反觀現今社會生活步伐急速,個人價值取向凌駕於家庭的需要上,或會忽略予家庭成員間及鄰里的關係。

近年,香港社會出現不少「兩地分隔的家庭」、「單親家庭」及「再婚家庭」等,家庭的組合變得較以往更複雜。家庭的凝聚力漸趨薄弱,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也很疏離,加上嚴重家庭暴力事件頻生,反映本港隱藏著不少家庭危機,包括子女管教問題、子女自殺、青少年問題、家庭暴力事件、虐待子女、婚姻危機、婚外情、自殺個案上升等,若不加以正視和處理這些問題,長遠不利香港社會的發展。

中國人的傳統文化皆有強調維護婚姻家庭、倡導家庭和睦、尊老愛幼的的傳統美德。現代社會中,和諧幸福的家庭生活,一方面使疲憊的現代人在家庭中得到身心放鬆和調整,及成為人們從事社會活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另一方面,也使家庭成員以和諧幸福的人際關係模式為藍本,調適地推展到整個社會,從而構成社會和諧的目標。

跟據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本年二月初進行的一項電話民意調查(註一),以瞭解市民對於過去半年特區政府促進社會和諧的表現,其中表現最差之一為加強「家庭凝聚力」。反映在市民的觀感中,特區政府在維持制度及經濟方面的表現較為突出,但在保障低下層及勞工權益以至推動家庭和諧的工作的表現則較為平凡。政府成立策導會以推動考慮「家庭事務委員會」的成立,是否可讓市民對政府推動家庭和諧工作及措施挽回正面的觀感呢?現正值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活動的投票日剛過,無論下年初特首選舉的戰況如何,有關「和諧家庭」的課題是值得政府深思和跟進,社工們亦應緊貼地對「家庭事務委員會」的動態作出關注。


參考文件:

註一: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06)。香港市民對社會和諧的態度意見調查。

「重視家庭」- 再看施政報告



當你鍵入http://www.policyaddress.gov.hk/時,你會看到緊接著「維港景緻」一幅又一幅精美的 Flash照片,隨著再鍵入選擇語言一欄中,06-07施政報告的『以民為本、務實進取』字句便霎然映入眼簾。今年的施政報告用了較多的段落去揭示曾蔭權對家庭問題的態度和處理。

曾蔭權以『重視家庭』作為一個重要工作路向的章節,並且用了七個段落來闡釋,可見施政報告中對於『家庭』的課題列為一個重要處理的頂目,加上列舉「天水圍」及「東涌」區域的資源缺乏情況,明顯地要對社會的批評和居民的索求作出一點回應。
  
曾蔭權亦表示「重視家庭」為香港人的核心價值觀念,和睦家庭是和諧社會的基石,所以政府的社會政策仍會以支援家庭、鞏固家庭和促進家庭成員的福祉為核心。

他指出,社會福利措施應該是加強而非削弱家庭的功能,不過現時不同的決策局和部門都有涉及與家庭相關的政策和措施,亦有分別處理青年、婦女、長者等事務的委員會及相關組織,可見職權是有或多或少的重疊。加上部份委員會處理的事務較為分割,彼此間沒有協調、交流,因此制訂出來的措施和策略都不能互補。故此,特首現在提出要成立「一個綜合、整體、高層次的家庭事務委員會」以融合現有處理不同年齡和性別人士事宜的各個委員會,化繁為簡。


香港的家庭情況常被人以社會西化、核心家庭為解釋,但與三十多年來政府所行的政策大有關係:地價高、樓價昇、租金貴,市民祇能負擔小面積單位的樓價或租金;公屋租金又與市值樓價掛鉤,兼有富戶政策,成長的子女須離開公屋單位;長者優先配發公屋單位變成子女入住公屋的捷徑;稅務安排不配合,供養父母免稅額每月不到三千元,少過綜緩金額;公屋和私人樓宇的密度化,令人口大量集中,但社區設施配套卻緩緩不落實;工作機會嚴重欠缺,加上工資持續偏低,市民無暇照顧子女,這些都是導致各類家庭問題的湧現。

期望新成立的研究家庭事務委員會事宜策導組,能有效率及建設性地提出有關落實「家庭事務委員會」的組織調整和資源調配,明年中的研究報告就請大家拭目以待。



節錄其他社區人士的回應:

「…至於研究成立的「家庭事務委員會」的目標和具體職能範圍,如何和其他現行相關委員會相互配合,避免在職能上和資源上的重複,正是政府需要深思熟慮的。…」

高靜芝
婦女事務委員會主席
23-11-2006 星島日報

「…在今天貧富懸殊,工資水平每愈下的社會裏,行政長官要講家庭政策,根本就離不開最低工資、標準工時。家庭政策不能獨立抽出來討論,工資水平、工時長短直接影響家庭的幸福。行政長官真的要設立家庭事務委員會,第一個要討論的議題,就應是最低工資、標準工時。 」

陳婉嫻
立法會議員、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
15-10-2006明報


「…家庭事務委員會必須有實權,除了深入研究香港家庭狀況外、亦要制訂政策目標和對各項重大政策進行家庭影響評估。委員會亦應優先處理家庭暴力問題、支援中港跨境家庭,以及推動家庭友善措施。」

方敏生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
19-10-2006 頭條日報

「…如果政府當真把婦委會融入將來的家庭事務委員會中,高舉一體化的「家庭」觀念,容易把婦女的角色局限於其家庭崗位,極有可能進一步加強社會的性別分工和角色定型,加深婦女從屬於家庭的意識形態。…」

蔡泳詩新婦女協進會幹事
25-10-2006明報

網絡日誌 - 「網絡日誌–使用模式」問卷調查發布會




因應網絡日「智」全會事工策略計劃的開展,本年度10 月至下年度2 月將進行一個全港性宣傳的入校程序活動,包括:「十大網絡高手」選舉大賽、「智醒上網」- 入校講座暨全港學界招式設計比賽等,以宣傳及推廣「智慧上網」的校園及社區氣氛。

為著促進會內有關「網上行為輔導服務」的工作經驗交流及認識網絡日「智」- 全會事工的運作內容,將於九月二十一日 (星期四),上午10 時至下午12 時40 分,於總會行政樓6/F 會議室舉行「網上行為輔導服務」工作經驗分享會。同時,在九月二十三日(星期六),上午11 時至12 時30 分,舉行「網絡日誌–高中學生使用模式」調查發佈會,地點待定。當日將公佈接受地區學校邀請進行入校輔導服務,總會亦設立中央聯絡電話以配合有關學校對網上行為輔導的請求,而按求助校方的所在區域轉介服務個案予服務區域內的單位。

有關「網絡日誌–使用模式」問卷調查簡報如下:

目的為了解高中學生使用「BLOG」的行為模式,包括探討使用「BLOG」媒體後,對其他媒體的使用習慣的影響、了解「BLOG」的使用習慣對社交生活上的影響及對「BLOG」的真偽判斷能力等。以協助社會人士認識高中生參與「Blog」網站平台的行為狀況,同時提出如何回應新興媒體現象而進行服務推行的建議。

本調查向本會有提供服務的20 間中學進行,調查時間為7 月6 至20 日期間,其中有12 間學校作出回應,收回有效問卷共739 份,回應率為62%,調查對象為中四及中六學生。在扣除195 人並未使用過「Blog」服務的被訪者,最後有544 名有使用「Blog」經驗的被訪者完成餘下的題目。

從調查結果可見,高中學生使用「網上日誌」平台行為普遍,739 人的回應中,約7 成以上的被訪者均有使用「Blog」服務。從寫「Blog」年資的分析下,過去以女性投入寫「Blog」者行列較男性為多,而近半年則以男性為主。他們使用「Blog」的原因是因為其個人化、互動性及多元化功能,超過九成半的寫「Blog」者均以「內心世界」的題材為主。在使用「Blog」之後,使用者整體對各項生活能力均表示有所提昇,很多的能力表現均超過3 成。尤其於「對電腦認識」(42%)、「創作能力」(40.7%)、「寫作興趣」(40.5%)等的回應均超過4 成,加上在「文字溝通」的使用時間較以往増加最多(22%),及同時接近5 成回應透過寫作BLOG 能加強使用文字溝通的能力(48%)。另外寫「Blog」者也認為除了以上能力外,也能提高寫作興趣、朋友關係及思考能力等,同時也透過寫作BLOG 能加強使用文字溝通的能力。可見參與「Blog」活動有助增強高中學生的創作、寫作及文字使用的能力。

使用者日常生活的項目

參與「Blog」的作者及讀者均重視雙方的回應,也享受兩者的互動關係。雖然有超過6 成的使用者未能確定,甚至不同意BLOG的內容是真實,但是內容的真偽並未影響使用者對「網上日誌」平台的參與。

由於使用「Blog」平台,有助增強高中學生的創作、思考、寫作及文字使用的能力,故此善用電腦及網絡的不同媒體平台,可有助提昇青少年生活中的不同能力。另一方面,「Blog」的普及性及互動功能上的完備等因素,「Blog」可成為另一個跨代溝通、對話及訊息傳播的平台網誌平台,同時也可提供社會服務機構作為提供輔導服務的另類平台。

建議:

由於使用「Blog」平台,有助增強高中學生的創作、思考、寫作及文字使用的能力,故此善用電腦及網絡的不同媒體平台,可有助提昇青少年生活中的不同能力。另一方面,「Blog」的普及性及互動功能上的完備等因素,「Blog」可成為另一個跨代溝通、對話及訊息傳播的平台網誌平台,同時也可提供社會服務機構作為提供輔導服務的另類平台。

社會企業的挑戰

政府撥1.5億展地區滅貧工作

民政事務總署將推行「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政府已撥出1億5,000萬元,於未來5年加強在地區層面防止和紓解貧困的工作,其中3,000萬元用於2006 - 2007年度推行地區為本的扶貧計劃…

政府新聞網 (2006年6月13日)

社會企業的企業觀

工商界的企業有其對股東或投資者的盈利責任,而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發展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則是另一種企業的面貌。從最近民政事務總署推行的「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的簡介內,可見社會企業是以商業與非牟利的公益使命為目標而發展事業,或者換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藉著商務活動,去滿足社會的需求和解決社會的問題。美國成立於1998年的社會企業聯盟 (social enterprise alliance),對社會企業的看法是:企業從商業活動所獲得的利潤,其實是為了實踐企業的慈善目標。因此,「賺錢」對於社會企業來說,是支持非牟利事業或社會服務發展的一種策略,而非最終目的。香港在經歷九七金融危機、美國「九一一」及「沙士」等事件的影響下經濟不景氣引致社會福利資源緊縮,也導致不少非牟利團體或組織面臨籌款不易和經費萎縮的困境,若要依賴外界的資源維持組織的運作和服務的提供,是愈來愈困難的。為了同時追求社會價值和經濟自主,在外國早已被討論得很熱烈的社會企業,其風潮也被引入香港。從每星期日於亞洲電視台播放的「助人自助闖新天」節目,以至社聯成立的「社會企業資源網」網頁等,可見政府及社福界對推動社會企業的發展不遺餘力。社會企業並在政府的推動及津助下而相繼成立,包括香港心理.生會屬下的「明途聯繫有限公司」,以從事有關清潔及物品零售等多元化業務為主、協青社的「協青就業速遞服務」,以設立速遞公司,給予待業青少年穩定的工作及訓練等。

社會企業的挑戰

根據從事多年非牟利組織顧問工作的Peter C. Brinckerhoff在「非營利組織標竿管理」一書裡,認為社會企業既然不能避免像一般企業般出現風險投資的特質,因此,從創新的角度來看,非牟利組織若要成為社會企業,則必須體認組織未來的發展,正如「伙伴倡自強」計劃內強調的「可持續」發展概念,這種特質勢必和長久接受政府津助或「一筆過撥款」等方案委託的組織不同;換句話說,非牟利組織必須脫離依賴者的角色,而要有更大的拓展及革新精神。而這樣的看非牟利組織一個新的思考方向,有了社會企業的概念,而是否真的能夠成為「企業」,猶待考驗。還記得七月四日於禮頓山社區會堂,民政事務總署舉行的「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簡介會完畢後,與同工們的閒聊間,也有同工表示:「非牟利組織所經營的事業,事實上很難與一般的企業競爭的;想想一個企業的成功,來自於財務、行銷、產品製造等各領域的專業人士通力合作,非牟利組織裡卻只有一種人,那就是『熱心的人』或『勇敢的人』,推動企業發展的專業程度明顯地不足,要成功還有一段時間要努力。」所以,從營運發展的角度來看,部份已有社會企業組成部份的社會服務機構,例如「香港傷殘青年協會」(1995年開始發展印刷及設計公司)及「香港心理.生會」(1997年開始「卓思廊」綜合商店服務)等,由於歷史發展已有一段路程,與消費市場亦建立一定的連繫,也成為成功的社會企業典範,而其他大部份由非牟利組織提供的事業部門,如果抽掉政府的補助經費,則可能無法持續下去。

總結

對於經歷社會服務界多次改革洪流的同工來說,新興的社會企業風潮或許是一次「舊瓶新酒」式的延續,正如本會的社會企業組成部份 - 酒店業務早已發展規模,但是對於發展第三部門的社會企業角色及責任,從政府的津助架構以至脫離而成為自負盈虧,甚至在扣除經營成本而有盈利收入等,無論是非牟利組織本身或是整個社會對於非營利部門的認同等,都必須對社會企業這個課題有更深的認識,以令社會服務界能有更新及改革的機遇,達致正如「伙伴倡自強」計劃所倡導的信念及使命。

網上文章參考:

李嘉誠(2003):<公司簡介>。和記黃埔有限公司。
http://www.hutchison-whampoa.com/chi/about/csr/csr.htm

曾蔭權(2006):<行政長官於「商界展關懷」計劃嘉許典禮致辭>。政府新聞公報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602/13/P200602130176.htm

社會企業資源網
http://www.socialenterprise.org.hk/chi/

社會企業聯盟(Social Enterprise Alliance)
http://www.se-alliance.org/

「助人自助闖新天」節目
http://www.hkatv.com.cn/infoprogram/06/selfreliance/

協青就業速遞服務
http://www.youthoutreach.org.hk/c_yes.htm

明途聯繫有限公司
http://www.mentalcare.com.hk/

香港盲人輔導會 - 「流動按摩隊」服務
http://www.hksb.org.hk/Chinese/health.html

Peter C. Brinckerhoff (2004)「非營利組織標竿管理」。智勝出版社。

2007年1月27日 星期六

婚紗印記

 
Posted by Picasa

bie bie


含蓄的美

網路文化與後現代輔導的反思



前言

一九九八年坊間出版了一本名為「N世代:主導21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族群」的書籍,迅即被《時代雜誌》、《紐約時報》及不同的學者高度讚譽。作者描繪出一個主導二十一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族群已形成,名為網路世代(Net Generation)。網路世代是在數位媒體環繞下成長的一代,他們認為網路及數碼媒體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目前數百萬新使用者加入成為網路世界的一員,透過不同形式的網上活動擴展他們的生活領域。
無邊界的網際網路,由過去的單向傳播式(broadcast)的電視媒體,轉變為互動式(interactive)的數位媒體,讓人能配合自己的需要去獲取知識。這個轉變導致網路世代脫離只是擔當觀賞者或傾聽者的角色,而是成為一群可自主地產生個人獨特經驗的資訊使用者,個人的主體性加強,他們更有自主權地併湊配合自己喜好的資訊片段,資訊內涵的虛擬特性並不構成減弱他們上網的動機,反而從網際網路中的互動可滿足個人好奇心及情感需要的追求。他們不但享受著前所未有的自由,行動也絲毫不受時空因素的限制。過往知識的普遍性通則及標準也不構成壟斷性的壓力,邊緣化的知識亦能從網際空間中尋回應有的位置,另顃知識及次文化反行其道而迅速散播。正如Lyotard(1979)在《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中所說:「資訊化可以成為控制並調節市場系統的夢想的工具,…讓公眾自由地通往儲存器和數據庫」(車槿山譯,1997,p.139-140)。

網上沉溺的現代詮釋

除著數碼及網絡資訊的高速發展,網絡世代花在上網行為的時間也同步地增加,參與線上遊戲、即時通訊、網上日誌、拍賣、購物、網上賭博、BT及非法檔案下載等活動。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發展的家長、老師、社工或其他人士是否也會提出一個疑問,就是網際上毫無拘束的漫遊,是否會誘使那些心智、性格脆弱或容易受傷的人產生不自覺的問題、脫離真實的人際世界呢?撇開以後現代主義角度去理解網上沉溺的現象,「網路成癮症」如何在現代社會中被詮釋呢。

有關「網路成癮症」或「網上沉溺」的探討,是近年才引起社會及青少年工作者關注的課題。隨著科技設備的提昇,網路的可獲取性日漸方便,「上網一族」的人口也因而快速成長。據Nielsen//NetRatings 2005年2月的調查報告,香港的網路人口約有260萬,其中有定期上網的兒童及青少年超過一百六十萬。傳媒報導網上罪行的新聞也日益增多,社會人士對網路世代的上網活動情況也加強關注,疑問就此而產生,都是試圖解答以下問題:在網路世代中究竟有幾多是潛在的危險群,因過度使用網路而造成自我的困擾。美國的葛德柏格(Ivan Goldberg)醫師首先訂出「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的名詞來描繪這群人的症狀後,探討網路成癮現象的學術報告便如雨後春筍地出現(陳冠全整理,2002)。



網路成癮的的解釋模式,至今仍多半是藉由對傳統的「成癮症」(Addiction Disorders)—例如酒癮、藥癮等作了解來推論其可能的病理或成因。有關傳統的成癮症之文獻,福瑞門(Edith M. Freeman)博士在1992年的著作中整理出下述三種常用的解釋模式:
(一)疾病模式(Disease Model):將成癮視為一種疾病,是一個醫學上的問題;(二)適應模式 (Adaptive Model):認為不當的先天及後天因素,影響人未能配合對社會所期許的自信、能力、與社交等適應,故藉由對某些物質或行為成癮來適應生存;(三)生活方式模式(Way-of-Life Model):認為成癮之形成,是因為個體在其多重的生活方式或角色上無法取得平衡,為著對物質的使用而暫時得到掌控經驗,進而形成持續性、破壞性的成癮生活方式(陳淑惠,2004)。

後現代與網上沉溺

從後現代的觀點來說,Garry Potter(2000)描述到有關大鈙事(grant narrative)的觀念,說明所有未被解釋的知識或細節,都被期望地被放於「放諸四海皆準」的知識體系中。故此,對於現代主義以運用疾病模式的取向來對某類網路世代族群的論述,便容易歸類地造成一個病態性的論述,使治療或輔導重點只歸因於案主的個人能力不足,及忽略其所身處的社會處境(Social Context)。從社會處境的反思也引發對以下問題的質疑:網上沉溺的問題是否有從社會及文化環境因素所建構而成呢﹖對於青少年人選擇以長時期進行網上活動以尋求個人需要的滿足,是否意味著現實生活中存有太多不能滿足他們需要的地方呢﹖網上活動的安全感及成功經驗是否比現實生活中更容易獲得呢﹖教育制度下的精英主義、父母的望子成龍論、淘汰式考試制度等,是否已成為製造失敗者的機制呢﹖網上世界是一個他們可作喘息的避難所或是一個可以獲取成功經驗的出口呢﹖

問題化的反思

後現代主義者主張世界是多元化,人的認識方式是異質多樣,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個人經驗及認識立場,對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完全可能是多樣化的。故此,對於青少年工作者面對網上沉溺的理解更仍慎重,以免跌入慣性依附大鈙事的社會文化標準中,間接加深父母與子女對網上活動認知及了解的鴻溝。例如上一代生活常出現的「電視迷」的字眼,如套用到現在運用媒體的處境,以「電腦迷」作論述,是否同樣是表示一種生活化的行為現象呢﹖如果我們將「電腦迷」、「球迷」、「歌迷」等等的字眼作一審視,病態性的論述內涵是否有它的藏身之所呢﹖「電腦迷」、「上網一族」「網痴」、「網上沉溺者」或會在擁有專門知識,受社會信任的專家或人士作定義及解釋,但是我們也要常提醒自己,是否有被社會賦與的身份規範,例如社工、老師、教育工作者或犯罪學家等加劇對問題導向的認定,而意圖壟統地將社會現象問題化及歸類。

多重身份的挑戰



既然「網路世代」認定網路及數碼媒體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以後現代主義的精神面貌,如何去看待這個網路生活的現象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是對「主體」的質疑。主體牽涉到「我是誰」的問題。網路世界是透過ID確認「主體」。ID是可以取消、更改或再建。「網路世代」喜歡這種重新認定自己的機會,使自己的「我」能以流動性的特質游走於網際間,以運用這個方式把自己期待的「自我形象」重新塑造出來。正如報告所指出社會現實(social reality)的呈現,變得愈來愈多面貌。

事實上,很多上網族群喜歡這種身份重新確認,因為真實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往往具有某種強迫性質。「因為是子女、因為是學生、因為是屬下...,所以必須等等...。」這種角色扮演,意味著人際互動是有某種規範的。網路上的身份重建,對上網者而言,多少都有著重新開始自我認定的心理意義,角色及身份的扮演不再是被動及強迫性的,使到自我的顯露不容易受到外界的批判及論斷。從網站中亦可看到很多上網者,會藉隱匿的身份揭露很多鮮為在真實生活中表白的事情,包括未婚懷孕、墮胎、流連往返色情網站,或宣洩對自己對老師或社工的不滿,甚至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等。也就是越隱匿的地方,也揭露越多的真實。
感受他們的世界

然而,網路的身份只是給一個新的自我的一個機會,卻可能未必找尋得到有關自我、心靈、或人生等種種對自己尤關重要的內涵。面對「網路世代」,青少年工作者的單向輔導已經不足以應付「網路世代」心靈的需要,繼續僅只用「老師」、「社工」或「牧者」等等的角色,也無法徹底取得他們的認同與信任,反而需要接納「網路世代」的多重身份的現實,撇去自己固有身份規範下的權力外衣,以同行者及分享的生活態度,為的是能夠與他們作出平行、雙向的交流、傾聽、成為他們的朋友。而更大的挑戰是:我們需要承認,網路上的新身份不是「假的」,要得到他們的信任及友誼,青少年工作者也需要平實地進入和感受他們的「現實」和「虛擬」世界,甚至同樣地以多重身份或ID作接觸,正如網上輔導、建立BLOG網頁或討論區等,運用網上平台與青少年作相向交流,正如報告所說,是要接觸他們「真實的多重面目」。

輔導服務的啟發

「網路世代」、「網上沉溺」、「多重身份」等等的命題都是我們青少年工作者所要面對及反思的概念。從社工界常談論的敘事治療輔導,其中一個有關其背後理念的後現代觀點,就是世界是多元化的,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個人經驗及認識立場,對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完全可能是多樣化的。故此,對青少年的網上感情空間的理解,青少年工作者更應慎重,以免跌入慣性依附主流的社會文化標準中,以管理及規訓等道德介入觀點,間接加深成人與青少年世界對網上活動認知的鴻溝。

社工的回應

本會亦於本年三月至四月,因應「網絡日智」全會事工策略計劃的開展,與香港浸會大學合辦「敍事治療-實踐訓練」初階課程。推薦會內同工加強輔導知識及技巧的裝備,便是其中一個引入新思維及概念的邀請,為著使我們去討論上網現象的相關問題中,去改進服務介入的推行和創造新的輔導理念的理解,與青少年的多重身份相遇及接觸。正如我們所關注的網路族群,除了關切他們「現實世界」的情感生活外,「虛擬世界」中的不同呈現內容、滿足與挫敗等,也是同樣重要。青少年工作者面對的挑戰,是如何成為「網路世代」的同行者,讓相方一同體驗及分享「虛擬」及「真實」生活中的不同內涵,認許對方不同的真實面目,建立更多可作接觸及溝通的平台及途徑,相信對服務已投身「網路世代」洪流的青少年成長及發展有著更大的裨益。

此外,本會更在回應社區及青少年有關網絡活動的需要方面早已開展一連串服務,包括本會單位在在沙田區的中學推行「網絡3D看人生」活動,透過學生講座、展覽、模擬及角色扮演等活動,以讓青少年學習健康的上網態度及習慣,使投身「虛擬」世界的同時,也明白人生中除了上網活動外,尚有很多的選擇及發展,令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實,並建立一個健康及正面使用網絡的態度及行為等。服務的推行模式,也是在一個平實及減少規管的角度下,向中學生提供可作出思考及反省網上生活的分享平台。

另一方面,為著促進兩代之間對上網活動的溝通及了解,家長講座、工作坊及晚會活動也相繼舉辦,使家長能以設身處地的角度去了解青少年上網的心態,平實地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們上網的生活,増進與子女的溝通,學習如何處理因上網活動而引起的衝突等。正如本會基督教事工部所推行的「家長聊teen室」計劃中,也協助組織關心子女上網活動的家長親身探訪網吧,嘗試上網參與線上聊天室及遊戲活動等,以讓家長自行體驗上網活動如何對子女產生吸引力,體會及瞭解青少年人的心態,拉近兩代的距離,暫時放下家長的角色以親身享受他們上網的樂趣,從而減少既有規管及抗拒等不利溝通的心態。

過去亦從多間沙田區中學所進行的「全校網路活動問卷調查」中,可見青少年本身對網路活動的評價有其正面的肯定。例如不少初中學生認為網路活動有助他們建立成功感、結交新朋友及能增進話題讓他們與同輩相處。此情況較於高年級學生明顯,這可反映高年級學生相對地較能發展多元化、健康均衡的生活去獲取成功感及擴闊社交圈子,而不僅限於上網活動來滿足其成長的需要,故此青少年在「虛擬」與「真實」世界中的互動及交流,同樣可獲取不同程度的成功感,而重點在於如何發展多元化及健康均衡的生活,以致不會過度單單依賴「虛擬」世界中所獲取的滿足。「虛擬」世界的真實情感及分享,在青少年的成長中無疑是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平衡「虛擬」與「真實」世界兩者的生活,也是青少年工作者需要關注的課題。

除了在沙田區推行的輔導服務外,去年十月份開始也在荃灣及元明區進行一個名為瀏「網」之餘的計劃,為社區提供超過三千人次的服務。主要是為青少年及家長提供預防青少年沉迷網上活動及為沉溺網上活動的青少年提供專業輔導,期望能協助青少年建立自主及適度的使用習慣,締造一個多元化的健康成長環境。

此外,個別會所亦因應地區需要提供個案及小組輔導服務等。而本會即將舉行的服務及活動則以宣傳「智慧上網」的訊息為主,以鼓勵中學生、家長及社區人士等以健康及有智慧的態度、知識及技巧來使用互聯網。活動內容包括於七至八月份進行的「青少年使用網絡日誌調查」、九月份開始進行的入校輔導服務及其他社區程序包括「十大網絡高手」選舉大賽、「智醒上網」- 入校講座暨全港學界招式設計比賽等。正如報告總結所說,期望我們也能成為現今青少年這一代的同行者,讓相方一同體驗及分享「虛擬」及「真實」生活中的不同內涵,以積極及有智慧的態度去面對網路科技的機遇,而建立一個更有助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及氣氛。


參考書目

車槿山譯(1997):后現代狀態 : 關于知識的報告。北京市:三聯書店。原著Lyotard, Jean-Francois: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陳曉開,袁世珮譯(1998): N世代:主導21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族群。美商麥格羅‧希爾。原著Don Tapscott:Growing Up Digital: The Rise of the Net Generation。
陳冠全 整理(2002):<網路之多少!?探討網路上癮症>。國立交通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 (http://www.cc.nctu.edu.tw/~counsel/share/bamboo_wave/no7/page7_1.htm)。
陳淑惠(2004):<上網會成癮!?>。台大心理系。(http://eteacher.edu.tw/conference/200406/9306_Chen2.doc)
CNET科技資訊網:(www.nielsen-netratings.com)

「網吧熱」!「熱病」?

前言

「網吧」在近年迅速發展,成為消費市場時尚的玩樂模式之一。多元化的媒體服務提供、低廉化的消費、全時間化的二十四小時式經營、加上配合多款中、英文網絡遊戲的大行其道,使到青少年玩家幾乎是夜以繼日,成群結隊地上網,進行冒險犯難及過關斬將的活動,在虛擬幻境中廢寢忘餐,樂在其中。香港亦跟隨台灣及南韓的步伐對線上遊戲熱烈投入,上線的人數每月大幅增加。「網吧」如雨後春筍出現於香港每一個角落,前景一片看好。不過隨著大量「網吧」的冒現,卻有很多的「網吧」經營者在利益掛帥的情況下,任由其無秩序地發展,甚至出現一些不法的勾當而影響我們下一代的青少年人。從搜集得來的新聞報章資料所得,因「網吧」消費活動而衍生出來的問題,卻有逐漸蔓延的趨勢。

色情平台?

其中一個廣泛運用網絡作為媒介而造成問題的是「色情資訊及交易」。各類性與色情的網頁早已造成家長照顧子女成長中的一個困擾。男女網上徵友、「ICQ玩Line」、甚至「一夜情」的交易,在網絡上可說是琳瑯滿目。遠自美國的「閣樓」和「花花公子」雜誌的網頁,或如日本、泰國、香港的成人網站,以及本地所設有色情成份的遊戲網站,上網者隨時可以進入瀏覽或以電子郵件即時聯絡。由於這種違法的色情交易非常省時省事,並且有其隱蔽性,以致網絡犯罪事件經常發生,甚至有不法的商人明目張膽地以「網吧」作為涉及色情交易的場所。近月,從報章上可看到一些緊隨潮流「另類網吧」成立,涉及有「上網女郎」陪客瀏覽色情網頁,甚至有色情交易的成份,使到在缺乏法例監管的情況下,「網吧」容易成為另一個的「犯罪溫床」。事實上,在大陸方面,亦同樣面對色情、暴力及賭博等等的問題,甚至視它們為「電子海洛英」的類別,於多年前開始已有全面及持續的整肅。

監管如空設

另外,由於光顧「網吧」沒有年齡上的限制,個別未成年的青少年人在光顧時,抽煙及飲酒的行為,都可以在沒有「網吧」持牌人依法執行下而隨意地進行。 除此之外,有涉及濫藥問題的「的士高」及「狂野派對」場所,隨著警方的不斷掃及監察,也使到濫藥人士轉移濫藥的地點成為必然。新興的「網吧」行業,由於營業時間大部份為二十四小時操作及其開設地點的隱敝性(有些是開設於大廈的高座),也容易成為濫藥場所的新貴,加上不同的群體的青少年人,不限任何年齡於「網吧」場所聚集,並且會在夜間進行消費活動,故此,在沒有任何監管的情況下,煙、酒及藥物濫用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是隨時成為一個可能發生的局面。

利益的影響

另一方面,從新聞報章聽到有關「網吧」涉及黑社會活動的消息屢見不鮮。過往深受青少年人歡迎的「卡拉O.K.」、「的士高」及「狂野派對」的消費市場的委縮,也使個別有經驗及組織的人士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將投資的資金轉移到新興的「網吧」市場分一杯羹,間接地,也造成很多在黑社會地區上利益均分的問題。其中,最常涉及的是收取保護的問題,特別是一些黑社會較活躍的地區,新興的「網吧」行業容易造成黑社會的「紅眼」而要求索取開業經營上的利益。同時,「網吧」通宵營業的特性,也間接造成很多習慣於夜間活動的黑社會朋黨,以「網吧」作為其中一個活動交誼的場所,使「網吧」易造就成為不良朋輩影響的聚集地。

鄰近地區的狀況

從參考大陸兩岸看到的「網吧」消費現象,也使我們明白到伴隨著「網吧消費市場」流行而在香港出現的一連串問題,也同樣及重覆地早已出現於台灣及大陸的社會中,也造成社會人士及地區政治團體的極大回響。大陸地區方面,早於九九年開始已實行重新登記及查封的一系列工作,使到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網吧」被淘汰;台灣方面,則於前年於台北通過的監管法例造成社會及行業上的很大衝擊及爭論。本地方面,「香港民政事務局」早於零一年已開始關注經營「網吧」所衍生的負面影響,而研究草擬法例作監管的工作還未有實質的落實。由於本地經營「網吧」的法例規管仍沒有建立,相對於同樣提供青年人娛樂的遊戲機中心,其經營人反受到法例<遊戲機中心條例>第435條的規管,使到「網吧」的消費活動及形式可在缺乏正確的監管之下而自行運作。因此,在缺乏法例監管的情況下,是容易成為犯罪及青少年問題私孕育溫床,對未成年青少年人的影響更是不容置疑。

危機湧現

作為青少年工作者,本會同工在不同渠道的分享及討論中,也對現行缺乏法例監管等問題上表示出莫大的關注。例如,個別傅媒雜誌對網吧提供「另類消費模式」的披露,及有同工觀察到地區上有「網吧」提供「上網女郎」陪同客人上網的特別服務等。我們亦從多份調查報告知悉大部分到「網吧」消遣的受訪者為末成年人士,早於零一年「民建聯」所做的調查報告(註一)中,其中一成三承認在「網吧」內瀏覽色情網站,百分之二則瀏覽賭博網站。另外,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本年所做的問卷調查中,成功訪問近一千二百名使用「網吧」的青少年及中一至中五學生,藉以了解青少年使用電腦的現象、了解香港青少年「打機成癮」的嚴重性,其中參與「色情遊戲」的上癮比例最高,佔成癮人數的一成七,即每六個成癮受訪者中便有一個玩「色情遊戲」。其次為戰爭及賭博遊戲(註二)。

台北的情況

零二年一項比較香港及台北青少年流連「網吧」的習慣調查(註三)發現,六成以上有流連「網吧」的香港青少年,每日會在「網吧」逗留達三小時或以上,而他們六成來自十三至十五歲的初中學生,相對台北則以高中及大專為主:而其中兩成被防者表示,父母並不知道他們到「網吧」玩遊戲,情況較台北高出一倍。報告亦建議促請港府改善「網吧」環境的做法,建議立例管制「網吧」店內的空氣質素、人流及防火安全設施等,更要規定十八歲以下青少年,不能在午夜以後及上課時間到「網吧」流連,避免影響學業。

本地的情況

同樣地,零三年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北區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所做的「北區青少年如何看網吧意見調查」(註四)中,成功訪問近七百名由六至二十四歲的青少年人,其中有89.3%曾在使用「網吧」的設施進行「上網遊戲」,而被訪者都傾向贊同的立例包括「必須在合格的消防設備」(94.6%)、「應設立非吸煙區」(72.6%)、「安裝過濾色情、暴力和賭博網站的軟件」(66.9%)及「不應有密封式板間裝置」(58.1%)。可見「網吧」消費活動所衍生出來的問題,不單止受到社會人士及政治團體等關注;同時,對於消費者本身來說,亦是一個迫在眉睫地要作出改善及解決的問題。無論如何, 雨後春筍的「網吧」消費現象及其所衍生的問題已造成對青少年人生活上的衝擊及影響。

業界自律

誠然,以上所表達出來的憂慮,未必會在新興的「網吧」行業盡數出現,很多有自律性的「網吧」公司都會在自我督察下,減少以上問題的發生,問題「網吧」只佔市場的一小部份。以香港第一家私大型「網吧」之一:「戰x高手」為例,對於青少年出入店裡有其自律的規定,不歡迎十八歲以下的青少年人在晚上十一時以後還在店內消費,店門口立有顯示著的標示。另外「學生折扣」在晚上九時以後不再優惠。在店內也嚴禁色情資訊,加裝「色情鎖」及過濾成人漫畫,不讓消費者瀏覽色情網頁,店內也不供應成人漫畫,為避免鬧事也有保全人員常駐店內。另外,近年成立的「香港網絡媒體業協會」,共六十多家「網吧」成員,於早前便決定聯手拒絕採用一個名為《古惑仔》的遊戲軟件,認為該遊戲有教唆加入黑社會之嫌,意識不良,這便是一個業界自律的鮮明例子。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願意主動推行有效管理的「網吧」,願意為社會秩序主動設了一道圍籬,而「網吧「經營」者及工作人員有此共識時,相信上文曾提及的犯罪及青少年問題也會減少滋長的空間,「網吧」在社會人士心目中的形象會是更健康及正面。

建議

既然社區人士及團體、經營者、甚至於消費者本身都有要求對「網吧」進行更有效的規管及改善,立法規管的實施便更刻不容緩。按本地現行規定,有意經營「網吧」的人士,只需向商業登記署辦理商業登記,而毋須另行申領牌照。現行制度對「網吧」只進行最低限度的管制,但要進一步規管網吧經營,此制度便顯得十分不足。事實上,要有效規管「網吧」經營,第一步必須推行申領牌照制度。「網吧」必須在下列三個基本範圍內,符合有關條件,才可申領經營牌照。(一) 安全規定:除了現行的消防安全條例、建築物條例等,政府有需要為「網吧」訂立一套基本的設施及空間配置規格。例如「網吧」面積與電腦數目的比例、顧客與顧客座位間面積、走火通路闊度等;(二)電腦遊戲軟件審查:由網吧經營者提供的電腦遊戲,不論是以影帶、電腦磁碟、電腦光碟或任何其他形式,均需按照現行《遊戲機中心條例》,將它們送交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預先審批。(三)過濾軟件裝置:所有「網吧」的電腦必須安裝過濾軟件。同時,這些過濾軟件必須定期更新,以確保青少年在網上免受不良資訊影響。當然,為確保「網吧」遵守以上有關規定,建議政府必須訂立一套巡查制度,並給予有關部門適當的權力,對「網吧」進行定期檢查。

總結

總括來說,「網吧」亳無置疑地可給與青少年人有一個發洩精力及創造力的空間,更可以有效地運用其「資訊教育及分享」的潛力,提倡不分年齡階層的學習氣氛,促進兩代甚至三代共同學習等有利建立親子關係的途徑,使到「資訊運用」更能普及化及深入各階層人士的生活當中,繼而令到「社區網絡化」的發展成為可能。故此,正如上文所提及,如政府能因應現存「網吧」經營上的漏洞及問題,通過立法而有完善的法例監管,加速「網吧」經營者作出有效的管理,「網吧」對青少年人的負面影響將會減少,而「網吧」的這個消費現象將導入其正面的發展。

參考資料:

註一:「網吧消費模式及意見調查」。15/12/2001,民建聯。
註二:「青少年使用電腦現象調查」。4/2005,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註三:「兩成父母不知道子女行蹤」,港少年迷「網吧」較台嚴重。30/1/2002,香港小童群益會,星島日報。
註四:「北區青少年如何看網吧意見調查」,2003,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北區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

重慶、湖北省社區工作交流後感



前言

從本年三月十四至二十一日,參與會方的安排的重慶、湖北省社區工作交流團,遠赴多個由政府的省、市青聯安排的社區工作單位進行訪問,除了對內地推行的社區工作加深認識外,也藉著行程中被安排到長江三峽及大壩工程的遊覽,使到行程收穫甚豐。對於曾在學院中認識到內地社區工作的服務概況,及至能身體力行地訪問當地的街道辦事處及社區工作單位等,使到自己對於瞭解內地的社會服務概況等各方面均有甚大啟發。尾段的行程更走訪武漢市內的武漢青年會及由聯青社贊助的一間鄉村小學。是次行程跨越兩省,由重慶市到武漢市的幅員頗大,交通往返需時,不過由於在中段行程加入了長江三峽的遊覽,以及渝港兩地青年的交流,故此使緊湊的行程添加了輕鬆的氣氛。總括而言,此行對於內地前沿的社區工作及青年會於內地的服務概況都有著寶貴的認識。以下為本人在行程中的觀察及感想,略述此行個人印象最深的經歷,對自己的交流經驗作一點題式的分享。

「新一社區」- 社區訊息網站

此行第一個的訪問單位為新山村的「新一社區」,位于重慶市大渡口區商業中心繁華地帶,有居民樓宇約60棟及常住人口約8000人。走訪的「新一社區」辦事處為一棟五層樓高的建築物,內裡有社區服務大堂、社區警務室、健身房、圖書室、電子閱覽室、視頻會議室等,同時也瞭解了大堂「一站式」的前線服務情況。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的社區電子閱覽室,內裡有約二十台由重慶市文明委(註一)捐贈的電腦。雖然看到電腦設施仍是沿用舊式的型號,但是他們所建立的社區人口資訊資料庫卻非常完善,包括居民健康檔案、家庭資訊檔案、流動人口資訊檔案、社區人才資訊等。另外,他們所建立的社區訊息網站,可接受求助人及志願者進行登記,以匹配社區資源進行互助合作,更有助社區發展關懷共融的氣氛。從大堂的牆壁上張貼著有關「社區黨建」的宣傳告示。由於「新一社區」是黨政屬下的前沿服務單位(又名街道辦事處),故此他們亦設立一個關於黨務的網上訊息版,以加強黨員及居民間的聯繫及傳遞政府中央的訊息等。事實上,「新一社區」為「街道辦事處」推行社區工作的前沿基地,與「居民委員會」均是城市基層政權組織及聯繫群眾的橋樑,故此從他們的分享中,也認識到一些地區政治工作的情況。

「重慶市青聯聯合會」 – 與港澳的交流工作

「重慶市青聯聯合會」,是由中央領導下的重廢市人民團體,也是由市內各青年團體的聯合組織。雖然對他們的組織架構認識不多,但是從他們的分享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過去與港、澳、台等地區的青年組織,發展及進行多頂的交流合作活動。其中也提及到過去多項與香港交流及合作的活動,包括去年舉辦的「渝港澳青年論壇」及「人才研修班」等,促進了三地青年的人才培訓及交流。另外,也舉辦了一個名為「同心同根萬里行2005 — 偉大建設之旅」重慶行活動。此次活動有港澳15個青少年社團、約組織了400名青少年人參加,也強調是重慶直轄市以來,承辦規模最大的一次港澳內地青少年交流活動。由此看來,內地是十分重視與香港及其他國家的合作及交流。最後,在對方委員完成分享內地青少年及社區服務之後,我們也將青年會現行的青少年服務作一重點的介紹,相方也在服務經驗的學習上有著俾益。

武漢大學 –櫻花節

另一個探訪最為深刻的地點是「武漢大學」,大學本身為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雖然此行對大學的歷史及教育發展能獲得初步的認識,不過對我來說,在大學校園內的櫻花節活動更為吸引著我。藉著那兩名修讀旅遊業的義務導遊帶領下,不知不覺間,從下車的大門口漫步到種滿櫻花的林蔭大道中,只見遊人如織,行人摩肩接踵。從導遊的口中,提到「武大」種植櫻花原只是為了美化校園,供廣大師生觀賞,但時日一久,卻逐漸發展成武漢市一個著名的景觀。從分享中知悉,賞櫻花的景點卻帶來了很多爭論性的問題,包括引入大量遊客,打破了校園的寧靜,甚至可能影響正常學校的秩序及運作,故此,有些師生建議,如在「武大」櫻花節的期間,學校應放櫻花假一周,而櫻花假以外時間則嚴格限制遊客數量。另外,還有一些不同的討論,例如是否收取門票、收入如何作管理、學生家屬及朋友是否獲得豁免等,形形式式的討論還在繼續中,令傾刻而逝的櫻花節平添人為的色彩。對於作為一個初到「武大」的訪客來說,萬想不到校園內存有一個關於旅遊及校園運作的問題,也是此行使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長江三峽及大壩工程



長江之美,莫過於三峽,而三峽之名,多少年來都給我很多的聯想。三峽有李白的「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瀟灑,三峽更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感嘆,這一切的耳聞,實在抵不上親身的體驗。還記得那天的清晨,當遊船到達三峽兩岸時,只見上游是青山夾岸,濤濤江水從遠山流淌下來;下游卻是蜿蜒曲折,江面收窄,水天一色,在一片霧氣中,長江融入天盡頭。站在這樣的分水嶺上,不由使人贊嘆自然的偉大,也感傷於千百年來,它給下游帶來的無盡水患,無怪乎三峽大壩工程的開展,不得不提上全國人民要作出決定及建造的議程。

造訪三峽大壩是在遊船由重慶出發的第三個晚上,我們下船並乘車往三峽大壩的近處作參觀。只見一座有著百多枚射燈映照的銅灰色高牆由遠及近,愈來愈高大,逐漸在眼前清晰起來。下車貼近大壩,使我得以近距離地觀察它。只見一條條的溝槽排列在大壩的表面,一些建築機械分佈在大壩的各個位置。再坐車登上一個山坡的觀景台,使到更能鳥瞰大壩的雄偉,不禁使人贊嘆現代化的今天,人力改變自然的巨大力量。改變的代價是沉重的,工程的展開造成許多人離鄉背井,同時更破壞了生態環境,淹沒了珍貴古蹟。但是,從正面的意義來說,三峽大壩蓄水的成功,可使過去的急流險灘消失,流速變緩,讓長江航道行船更加安全。還能阻擋上游的洪水,減少下泄,幫助下游的河段解除水患。更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三峽電站的供電量能滿足兩岸大部分主要城市和工業基地的全部供電需求,所以三峽大壩的興建是有著它不可估量的福澤,使下一代得著莫大的益處。

總結

以上一麟半爪的片段,亦代表在行程中一些零碎的感想及回應。回顧服務交流活動的經驗,確有助於促進相方的經驗切磋、能得以取長補短及發揮共同學習等意義上,也促進眼界的擴闊及對現行服務事工的反省。對於此行的收獲是豐富的,也確信交流活動對員工的學習及專業發展是不可缺少。除了交流活動有其正面的意義外,在推行上仍存有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難,包括活動經費及語言溝通等,較重要的還是能否克服在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這些困難包括文化背景的不同、社會環境的不同、價值觀的不同、國情港況的不同等。在我而言,在交流活動的過程中,要尋求怎樣才可以在「不同」之中找到「共通」,切實地把交流所得的經驗適當地運用在各自的服務事工上,藉著親身參與所得的體驗和感受,使自身能得以成長,這點也是我本人對於此行的最大回應及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