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7日 星期六

網路文化與後現代輔導的反思



前言

一九九八年坊間出版了一本名為「N世代:主導21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族群」的書籍,迅即被《時代雜誌》、《紐約時報》及不同的學者高度讚譽。作者描繪出一個主導二十一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族群已形成,名為網路世代(Net Generation)。網路世代是在數位媒體環繞下成長的一代,他們認為網路及數碼媒體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目前數百萬新使用者加入成為網路世界的一員,透過不同形式的網上活動擴展他們的生活領域。
無邊界的網際網路,由過去的單向傳播式(broadcast)的電視媒體,轉變為互動式(interactive)的數位媒體,讓人能配合自己的需要去獲取知識。這個轉變導致網路世代脫離只是擔當觀賞者或傾聽者的角色,而是成為一群可自主地產生個人獨特經驗的資訊使用者,個人的主體性加強,他們更有自主權地併湊配合自己喜好的資訊片段,資訊內涵的虛擬特性並不構成減弱他們上網的動機,反而從網際網路中的互動可滿足個人好奇心及情感需要的追求。他們不但享受著前所未有的自由,行動也絲毫不受時空因素的限制。過往知識的普遍性通則及標準也不構成壟斷性的壓力,邊緣化的知識亦能從網際空間中尋回應有的位置,另顃知識及次文化反行其道而迅速散播。正如Lyotard(1979)在《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中所說:「資訊化可以成為控制並調節市場系統的夢想的工具,…讓公眾自由地通往儲存器和數據庫」(車槿山譯,1997,p.139-140)。

網上沉溺的現代詮釋

除著數碼及網絡資訊的高速發展,網絡世代花在上網行為的時間也同步地增加,參與線上遊戲、即時通訊、網上日誌、拍賣、購物、網上賭博、BT及非法檔案下載等活動。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發展的家長、老師、社工或其他人士是否也會提出一個疑問,就是網際上毫無拘束的漫遊,是否會誘使那些心智、性格脆弱或容易受傷的人產生不自覺的問題、脫離真實的人際世界呢?撇開以後現代主義角度去理解網上沉溺的現象,「網路成癮症」如何在現代社會中被詮釋呢。

有關「網路成癮症」或「網上沉溺」的探討,是近年才引起社會及青少年工作者關注的課題。隨著科技設備的提昇,網路的可獲取性日漸方便,「上網一族」的人口也因而快速成長。據Nielsen//NetRatings 2005年2月的調查報告,香港的網路人口約有260萬,其中有定期上網的兒童及青少年超過一百六十萬。傳媒報導網上罪行的新聞也日益增多,社會人士對網路世代的上網活動情況也加強關注,疑問就此而產生,都是試圖解答以下問題:在網路世代中究竟有幾多是潛在的危險群,因過度使用網路而造成自我的困擾。美國的葛德柏格(Ivan Goldberg)醫師首先訂出「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的名詞來描繪這群人的症狀後,探討網路成癮現象的學術報告便如雨後春筍地出現(陳冠全整理,2002)。



網路成癮的的解釋模式,至今仍多半是藉由對傳統的「成癮症」(Addiction Disorders)—例如酒癮、藥癮等作了解來推論其可能的病理或成因。有關傳統的成癮症之文獻,福瑞門(Edith M. Freeman)博士在1992年的著作中整理出下述三種常用的解釋模式:
(一)疾病模式(Disease Model):將成癮視為一種疾病,是一個醫學上的問題;(二)適應模式 (Adaptive Model):認為不當的先天及後天因素,影響人未能配合對社會所期許的自信、能力、與社交等適應,故藉由對某些物質或行為成癮來適應生存;(三)生活方式模式(Way-of-Life Model):認為成癮之形成,是因為個體在其多重的生活方式或角色上無法取得平衡,為著對物質的使用而暫時得到掌控經驗,進而形成持續性、破壞性的成癮生活方式(陳淑惠,2004)。

後現代與網上沉溺

從後現代的觀點來說,Garry Potter(2000)描述到有關大鈙事(grant narrative)的觀念,說明所有未被解釋的知識或細節,都被期望地被放於「放諸四海皆準」的知識體系中。故此,對於現代主義以運用疾病模式的取向來對某類網路世代族群的論述,便容易歸類地造成一個病態性的論述,使治療或輔導重點只歸因於案主的個人能力不足,及忽略其所身處的社會處境(Social Context)。從社會處境的反思也引發對以下問題的質疑:網上沉溺的問題是否有從社會及文化環境因素所建構而成呢﹖對於青少年人選擇以長時期進行網上活動以尋求個人需要的滿足,是否意味著現實生活中存有太多不能滿足他們需要的地方呢﹖網上活動的安全感及成功經驗是否比現實生活中更容易獲得呢﹖教育制度下的精英主義、父母的望子成龍論、淘汰式考試制度等,是否已成為製造失敗者的機制呢﹖網上世界是一個他們可作喘息的避難所或是一個可以獲取成功經驗的出口呢﹖

問題化的反思

後現代主義者主張世界是多元化,人的認識方式是異質多樣,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個人經驗及認識立場,對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完全可能是多樣化的。故此,對於青少年工作者面對網上沉溺的理解更仍慎重,以免跌入慣性依附大鈙事的社會文化標準中,間接加深父母與子女對網上活動認知及了解的鴻溝。例如上一代生活常出現的「電視迷」的字眼,如套用到現在運用媒體的處境,以「電腦迷」作論述,是否同樣是表示一種生活化的行為現象呢﹖如果我們將「電腦迷」、「球迷」、「歌迷」等等的字眼作一審視,病態性的論述內涵是否有它的藏身之所呢﹖「電腦迷」、「上網一族」「網痴」、「網上沉溺者」或會在擁有專門知識,受社會信任的專家或人士作定義及解釋,但是我們也要常提醒自己,是否有被社會賦與的身份規範,例如社工、老師、教育工作者或犯罪學家等加劇對問題導向的認定,而意圖壟統地將社會現象問題化及歸類。

多重身份的挑戰



既然「網路世代」認定網路及數碼媒體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以後現代主義的精神面貌,如何去看待這個網路生活的現象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是對「主體」的質疑。主體牽涉到「我是誰」的問題。網路世界是透過ID確認「主體」。ID是可以取消、更改或再建。「網路世代」喜歡這種重新認定自己的機會,使自己的「我」能以流動性的特質游走於網際間,以運用這個方式把自己期待的「自我形象」重新塑造出來。正如報告所指出社會現實(social reality)的呈現,變得愈來愈多面貌。

事實上,很多上網族群喜歡這種身份重新確認,因為真實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往往具有某種強迫性質。「因為是子女、因為是學生、因為是屬下...,所以必須等等...。」這種角色扮演,意味著人際互動是有某種規範的。網路上的身份重建,對上網者而言,多少都有著重新開始自我認定的心理意義,角色及身份的扮演不再是被動及強迫性的,使到自我的顯露不容易受到外界的批判及論斷。從網站中亦可看到很多上網者,會藉隱匿的身份揭露很多鮮為在真實生活中表白的事情,包括未婚懷孕、墮胎、流連往返色情網站,或宣洩對自己對老師或社工的不滿,甚至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等。也就是越隱匿的地方,也揭露越多的真實。
感受他們的世界

然而,網路的身份只是給一個新的自我的一個機會,卻可能未必找尋得到有關自我、心靈、或人生等種種對自己尤關重要的內涵。面對「網路世代」,青少年工作者的單向輔導已經不足以應付「網路世代」心靈的需要,繼續僅只用「老師」、「社工」或「牧者」等等的角色,也無法徹底取得他們的認同與信任,反而需要接納「網路世代」的多重身份的現實,撇去自己固有身份規範下的權力外衣,以同行者及分享的生活態度,為的是能夠與他們作出平行、雙向的交流、傾聽、成為他們的朋友。而更大的挑戰是:我們需要承認,網路上的新身份不是「假的」,要得到他們的信任及友誼,青少年工作者也需要平實地進入和感受他們的「現實」和「虛擬」世界,甚至同樣地以多重身份或ID作接觸,正如網上輔導、建立BLOG網頁或討論區等,運用網上平台與青少年作相向交流,正如報告所說,是要接觸他們「真實的多重面目」。

輔導服務的啟發

「網路世代」、「網上沉溺」、「多重身份」等等的命題都是我們青少年工作者所要面對及反思的概念。從社工界常談論的敘事治療輔導,其中一個有關其背後理念的後現代觀點,就是世界是多元化的,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個人經驗及認識立場,對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完全可能是多樣化的。故此,對青少年的網上感情空間的理解,青少年工作者更應慎重,以免跌入慣性依附主流的社會文化標準中,以管理及規訓等道德介入觀點,間接加深成人與青少年世界對網上活動認知的鴻溝。

社工的回應

本會亦於本年三月至四月,因應「網絡日智」全會事工策略計劃的開展,與香港浸會大學合辦「敍事治療-實踐訓練」初階課程。推薦會內同工加強輔導知識及技巧的裝備,便是其中一個引入新思維及概念的邀請,為著使我們去討論上網現象的相關問題中,去改進服務介入的推行和創造新的輔導理念的理解,與青少年的多重身份相遇及接觸。正如我們所關注的網路族群,除了關切他們「現實世界」的情感生活外,「虛擬世界」中的不同呈現內容、滿足與挫敗等,也是同樣重要。青少年工作者面對的挑戰,是如何成為「網路世代」的同行者,讓相方一同體驗及分享「虛擬」及「真實」生活中的不同內涵,認許對方不同的真實面目,建立更多可作接觸及溝通的平台及途徑,相信對服務已投身「網路世代」洪流的青少年成長及發展有著更大的裨益。

此外,本會更在回應社區及青少年有關網絡活動的需要方面早已開展一連串服務,包括本會單位在在沙田區的中學推行「網絡3D看人生」活動,透過學生講座、展覽、模擬及角色扮演等活動,以讓青少年學習健康的上網態度及習慣,使投身「虛擬」世界的同時,也明白人生中除了上網活動外,尚有很多的選擇及發展,令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實,並建立一個健康及正面使用網絡的態度及行為等。服務的推行模式,也是在一個平實及減少規管的角度下,向中學生提供可作出思考及反省網上生活的分享平台。

另一方面,為著促進兩代之間對上網活動的溝通及了解,家長講座、工作坊及晚會活動也相繼舉辦,使家長能以設身處地的角度去了解青少年上網的心態,平實地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們上網的生活,増進與子女的溝通,學習如何處理因上網活動而引起的衝突等。正如本會基督教事工部所推行的「家長聊teen室」計劃中,也協助組織關心子女上網活動的家長親身探訪網吧,嘗試上網參與線上聊天室及遊戲活動等,以讓家長自行體驗上網活動如何對子女產生吸引力,體會及瞭解青少年人的心態,拉近兩代的距離,暫時放下家長的角色以親身享受他們上網的樂趣,從而減少既有規管及抗拒等不利溝通的心態。

過去亦從多間沙田區中學所進行的「全校網路活動問卷調查」中,可見青少年本身對網路活動的評價有其正面的肯定。例如不少初中學生認為網路活動有助他們建立成功感、結交新朋友及能增進話題讓他們與同輩相處。此情況較於高年級學生明顯,這可反映高年級學生相對地較能發展多元化、健康均衡的生活去獲取成功感及擴闊社交圈子,而不僅限於上網活動來滿足其成長的需要,故此青少年在「虛擬」與「真實」世界中的互動及交流,同樣可獲取不同程度的成功感,而重點在於如何發展多元化及健康均衡的生活,以致不會過度單單依賴「虛擬」世界中所獲取的滿足。「虛擬」世界的真實情感及分享,在青少年的成長中無疑是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平衡「虛擬」與「真實」世界兩者的生活,也是青少年工作者需要關注的課題。

除了在沙田區推行的輔導服務外,去年十月份開始也在荃灣及元明區進行一個名為瀏「網」之餘的計劃,為社區提供超過三千人次的服務。主要是為青少年及家長提供預防青少年沉迷網上活動及為沉溺網上活動的青少年提供專業輔導,期望能協助青少年建立自主及適度的使用習慣,締造一個多元化的健康成長環境。

此外,個別會所亦因應地區需要提供個案及小組輔導服務等。而本會即將舉行的服務及活動則以宣傳「智慧上網」的訊息為主,以鼓勵中學生、家長及社區人士等以健康及有智慧的態度、知識及技巧來使用互聯網。活動內容包括於七至八月份進行的「青少年使用網絡日誌調查」、九月份開始進行的入校輔導服務及其他社區程序包括「十大網絡高手」選舉大賽、「智醒上網」- 入校講座暨全港學界招式設計比賽等。正如報告總結所說,期望我們也能成為現今青少年這一代的同行者,讓相方一同體驗及分享「虛擬」及「真實」生活中的不同內涵,以積極及有智慧的態度去面對網路科技的機遇,而建立一個更有助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及氣氛。


參考書目

車槿山譯(1997):后現代狀態 : 關于知識的報告。北京市:三聯書店。原著Lyotard, Jean-Francois: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陳曉開,袁世珮譯(1998): N世代:主導21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族群。美商麥格羅‧希爾。原著Don Tapscott:Growing Up Digital: The Rise of the Net Generation。
陳冠全 整理(2002):<網路之多少!?探討網路上癮症>。國立交通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 (http://www.cc.nctu.edu.tw/~counsel/share/bamboo_wave/no7/page7_1.htm)。
陳淑惠(2004):<上網會成癮!?>。台大心理系。(http://eteacher.edu.tw/conference/200406/9306_Chen2.doc)
CNET科技資訊網:(www.nielsen-netratings.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