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8日 星期日

從保衛天星碼頭運動,反思到「城市規劃」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保衛天星碼頭事件」

零六年年尾本港其中一宗最為矚目的社會事件,莫過於「保衛天星碼頭事件」。甚至有人認為隨著參與者的規模,由部份熱心市民、專業人士及文化團體,擴展至廣大學生、學者以至全香港市民,應可被稱為「全民運動」。無論如何,事件或運動也好,也揭示兩套不同的城市規劃取向的衝突。一方面,市民對集體回憶及文化的重視,關懷自己的歷史,渴求民主參與規劃公共空間;而另一方面,政府官員卻依原則及計劃來辦事,由上而下地,對專業團體提出的另類方案不作考慮,市民提出要求暫停清拆天星,再作商議研究,亦得不到答允。
回顧整個天星碼頭及附近地區的規劃過程中,可見問題重重。一方面,政府在多年前考慮公眾對填海工程意見時,諮詢的重點只局限於土地用途,政府的行動被認為沒有就著清拆天星碼頭的決定作全面而廣泛的諮詢;另一方面,古物及古蹟諮詢委員會曾表達支持保留天星,政府卻未有對此建議作出回應。反對清拆者批評政府對文化涵義、社會記憶和歷史保存,皆一竅不通,及缺乏以人為本的精神,進行「公民抗命」是必然的表達方法。


從以上的政府與反對清拆者之間的社會矛盾,可看見「城市規劃」的重大決定及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是息息相關的。讓我們來看一看內裡的含義:

「城市規劃」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傳統城市規劃(Urban Planning)的實踐焦點都是放在土地運用方面。但是在二十世紀晚期的新思維發展下,城市規劃被認定為涉及社會、經濟和環境等多方面的規劃。目的是創造一個更好的城市空間,讓市民可以健康及幸福地生活。隨著社會的演變,城市規劃的理論和實踐亦衍生出不同的取向。最重要的改變是從一個由上而下,轉到由下而上(Bottom-up Approach)的規劃過程。傳統上,規劃都是按法定程序及以專家為本的規劃為主,但現在漸趨向一個以群眾為本,以人為本和更重視溝通的務實新取向。故此,公民參與(Citizen Engagement)便成為城市規劃中一個重要的原素。


這是指規劃過程從過往只是純粹知會公民,轉變為促成政府、私人機構與公民社會建立夥伴關係,使規劃過程更加開放,讓社會各階層人士都能參與。各方對話有助集體智慧的產生,因為不同的人士能為規劃的議題提供不同的知識及觀點,從而可以更能全面地考慮問題及訂立規劃方案。能否在規劃過程中把社會各方凝聚一起,關鍵在於有沒有富創意的整合方法,如會議、規劃工作坊等(見資料箱,同工亦可參考其方法運用於社區活動中)和怎樣去持續地與社會各方互動,讓各種不同的想法最終得到整合,從而制定一個能反映該社區價值觀的規劃方案。


參考資料:
Nick Wates. (2000). Guiding Principles for Community Planning. 瀏覽於:
< www.caledonia.org.uk/papers/CP%20Guiding%20Rules.pdf>

沒有留言: